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绿化美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都在提高,园林绿化废弃物总量不断激增,这些新增的大量垃圾,给城市的环卫及垃圾消纳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正规的收集和处理顾及不到的地方,甚至出现随意焚烧或填埋的现象,带来新的空气或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因此,寻求园林绿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解决园林绿化栽培基质大量依赖泥炭资源的问题,对节约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具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老百姓和政府职能部门仍将园林绿化废弃物归为绿化垃圾,对以其为原料开发生物有机肥、基质和生物能源等产品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了解不够。
  2、政策措施滞后。我国现有生物能源政策措施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弱、实施难度较大;缺乏扶持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激励措施和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政策。
  3、科技创新不够。在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建设上投入不足、力度不够。当前,处理技术不够成熟完善,生产加工设备寿命低、能耗高。
  4、缺乏行业标准。目前缺乏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产品标准,致使相关技术缺乏质量控制,产品质量、规格参差不齐,严重阻碍相关产业的发展。
  5、缺失设施建设。据了解,我市同大多数城市一样,目前尚未建设专门的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站,大部分园林绿化垃圾运至郊外垃圾场填埋,小部分随生活垃圾一起焚烧,仅有极少部分镇街是将园林绿化废弃物集中粉碎后焚烧。这两种办法既不符合环保要求,又浪费资金。
  

    议:

  1、加强宣传引导。政府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倡合理使用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主题日等形式加大宣传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的可利用性,引导人们认识焚烧、烂弃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危害性,促进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充分利用。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使用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及其产品的好处和优越性。
  2、制定建设规划。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布点,提高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利用率,促进产业发展。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大力支持科研院校和有关单位,深入研究突破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核心技术并实现广泛推广和应用。
  3、加大资金支持。财政部门需加大科技经费投入,解决现存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加工利用技术问题,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设立专项基金对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表彰或一定的税收减免;尽最大可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对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进行财政补贴,使企业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补贴额度可以随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4、加快设施建设。建议在市域内分片区建设园林绿化垃圾的集中回收点和专门的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站,相关职能部门要简化园林绿化垃圾回收点和处理站的建设审批手续,同时成立监督工作组,检查资金使用、处理方式及产品利用等。
  5、加强废物利用。由专门的垃圾处理站通过发酵、腐熟后加工等生态化处理,制成植物栽培基质、绿色堆肥、绿地覆盖物及土壤改良剂等相关产品,利用树枝粉碎机加工的物料,还可以做树木、花卉的底肥使用,这样既达到了绿化环保又做到了废弃物再次循环利用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还可由政府或垃圾处理站购买压缩车,将园林绿化废弃物在集中回收点压缩后运往垃圾处理站处理,一来增加运力,节约成本,而来可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二次垃圾。
  总之,开发利用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对于改善城乡生态
  环境、构建和谐城市、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必将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案者: 王雪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