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查组对东莞进行了环保督查,反馈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我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导致污水收集率低。可以说,系统地建设截污次支管网是整个污水治理的核心。目前我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截污次支管网建设,预计2020年完成次支管网工程建设。然而,即使是次支管网工程全部建成后,其收集污水的效果能否充分发挥,能否完完全全收集到全市的生活污水是有待考证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活污水没有完全被接纳。据了解,许多已建小区(包括机关、学校等)的污水、雨水管网错接、漏接现象严重,特别是老城区、街道、社区和村。目前的次支管网建设并未涉及小区、单位的室外管网建设,截污次支管网并没有完全收集到生活污水。工人施工时可能有意无意地将雨水污水混合,或者是施工工人根本就分不清雨污水管而错接;验收时也没有相关技术手段判断其对错;即使知道有错接漏接,考虑到整改成本也没有及时纠正。不发生堵塞,使用者就不会投诉,就不会有人去考究管网是否错接漏接。另外,在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即使有的排水口离截污管网非常近,但受调研时间的限制或排水口隐蔽的原因,造成很多污水未能接入截污管网。
2、新的排污单位污水接纳不规范。目前,新的排污单位(如餐饮行业)的排污申请按规定在环保局审批,但审批后谁来投资、谁来建设、谁来验收、谁来管理却不明确。在没有形成完善的污水管网系统之前,排污单位乱接市政管道情有可原。当形成较完善的污水管网系统之后,应建立相关的排污制度,使污水管网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居民排水不规范。许多居民在装修房屋时,随意更改厨房位置,或将原本放在卫生间的洗衣机安置在阳台。许多单位在本是居住或办公的地方建起了食堂或厨房。这样一来,餐厨污水、洗衣废水自然进入雨水管排走而绕开了污水管。这一现象最易被人忽视,认为只是个别现象。普通市民也认为,房子是自已的,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他人无权干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