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规模开展机器换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东莞制造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自身资金难以支撑庞大的置换设备资金需求。国内外经验证明,融资门槛较低的融资租赁是解决企业资金问题有效方式。工业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东莞机器换人的整体效果。然而,东莞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行业是一种新鲜事物,发展根基薄弱,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1.设备融资租赁标准缺失。为有效进行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必须规范政府、
  出租人、供应商、承租人的行为,需要有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业机器人标准化名称规范、生产过程、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并对融资租赁产品进行科学界定与管理标准。但是,目前东莞仍缺少行业相应的规范与标准体系,导致东莞整个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缺少整体性的规范与过程监控。
  2.融资租赁租金偏高。企业采用机器换人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融资租赁的利息偏高,使得不少企业被迫放弃选择融资租赁。通过对比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的业务发现,融资租赁业务所产生的利息远高于银行贷款,直接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加。
  3.融资租赁企业承担风险高。由于东莞的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不大,产业类别多,不仅融资租赁企业对客户进行定制化服务的难度十分大,而且会直接导致量多利少的局面。如果企业毁约或者跑路,这些剩余的专业设备将无法处置,融资租赁企业将承担很大的风险。
  4.对接供需难度大。东莞的工业机器人设备融投资租赁的需求和供给不相匹
  配,市场的供需信息长期无法有效的相互对接。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企业即使
  有工业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需求,也很难从便捷的渠道了解到融资租赁的租金、
  融资门槛等信息;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企业也不知道企业是否要进行工业机器人
  设备融资租赁以及能否满足工业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的要求。
  5.政策体系不配套。经验表明,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能够大规模开展需要依靠政府政策的全面扶持。目前东莞对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企业的税收、信贷和保险还缺乏系统全面的政策规定,直接导致东莞企业更新自动化设备需要付出比较高的成本,既影响了东莞中小企业更新自动化设备的积极性,也制约了东莞工业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6.缺乏复合型人才。机器人融资租赁行业是结合机器设备租赁、保险、质押、
  资产质押、众筹等方面为一体的金融业务。其业务的发展需要有了解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知识、保险知识、产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入。但是,东莞的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足够的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业的复合型人才。
  

    议:

  1.建立设备融资租赁标准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融资租赁公司、机器人制造商、银行、租赁行业协会以及高校要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建立包括工业机器人标准化体系以及融资租赁交易、租赁物分类评估等行业标准,规范工业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的管理。
  2.降低融资成本。互联网融资租赁有着加快资金流动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产更加高效合理配置的作用,是实现融资租赁行业更加快速发展的新模式。融资租赁公司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深入研究网络借贷模式、债券转让模式以及收益转让等新模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从而降低融资租赁租金。
  3.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业务要健康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融资租赁公司要根据东莞本土的产业特点,尽可能借鉴国内外先进案例的经验,完善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4.建立供需信息平台。东莞融资租赁协会是连接公司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东莞融资租赁协会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互联网供需信息平台,促使供给方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融资融物的服务信息,需求方也可以通过此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租赁信息,提高提高供需的对称性。
  5.加快政策配套。要尽快形成对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业务的财政、税收、信贷和保险的政策支持体系,促使企业低成本开展机器人设备融资租赁业务。
  6.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要采用公司内部培训与校企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融资租赁公司的内部人才培养,不仅要针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业务培训,而且要不断更新老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融资租赁人才的培养也要借助东莞高校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提案者: 民盟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