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沙角电厂位于虎门镇沙角工业区,全部占地合计5615亩,电厂员工总数3175人(其中在职2182人,退休993人),家属人数约5600人。包括A、B、C三厂,共10台机组,总装机容量397万千瓦(火力发电),电厂总投资合计约206亿元,全部为国有资产,所发电力主要送往深圳、东莞地区,为珠三角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电厂所产生的废气、煤渣对周边大气和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电厂的高压输电杆塔严重影响城市的规划建设,而电厂又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地带,对湾区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因此,沙角电厂搬迁势在必行。
一、沙角电厂搬迁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为了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深化粤港澳合作发展,中央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该区域是指由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湾区建设的定位,有必要把沙角电厂搬迁出去。据了解,省里也设想把沙角电厂关闭或搬迁。2017年4月12日,马兴瑞省长视察东莞时明确提出支持沙角电厂搬迁;同年12月12日,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同志主持召开沙角电厂搬迁协调工作汇报会,专门就沙角电厂搬迁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二、粤电惠来电厂具备承接沙角电厂搬迁的基本条件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经过对沙角电厂全面调研后提出三个方案:1.沙角电厂等量改建;2.沙角电厂自然退役;3.沙角电厂2020年全部关停。由此提出三个子方案,(1)原址建设部分容量燃机(气电),其余容量采用外送方式;(2)原址不建,全部在东莞外部增建装机,采用外送方式;(3)选择性建,在沙角近区、东莞或周边城市新建等容量的燃气装机。
经过全面调研,我们认为上述第一子方案和第三子方案需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多且复杂,难度不小:只有第二子方案(原址不建,全部在东莞外部增建装机,采用外送方式)是最佳最宜实行的方案。而粤电惠来电厂可在该厂原有2台60万+2台100万千瓦机组上进行扩建,目前无论从产能、用地、用海、码头等配套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来说都具备承接沙角电厂的天然优势和各种条件。
一是不需新增建设用地及用海。项目在电厂建设初期已按8台机组的用地进行了一次性规划,电厂扩建机组的用地已包含在范围内,不需办理用地预审及审批手续;项目用海也已按8台机组规划统一考虑,无需新增填海审批手续。
二是不需新建送出线路。电厂1-4台机组建设时已建成了四回220kV+两回500kV的出线,容量基本满足扩建机组试运的送出需求。
三是不需新建码头等配套设施。电厂已建成两个10万吨级码头,年吞吐量可达到1500万吨,完全满足扩建机组用煤需求,无需新增扩建码头;输煤、供水、循环冷却水引水设施等都按8台机组统一规划和建设,只需增加扩建的部分设施即可。
四是不需新增加排放量指标。2016-2017年惠来电厂进行1-4号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原批复的四台机组SO2、NOX的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6502t/a、5700t/a,改造前的烟尘排放量为1261t/a,改造后SO2、NOX、烟尘的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728t/a、2470t/a、341t/a。四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后SO2、NOX、烟尘的削减量分别达到4774t/a、3230t/a、919.8t/a,完全满足扩建机组的排放量需求,不会增加当地排放量指标。
五是项目建设周期短。项目场地已具备五通一平的条件,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见效快等优势。2013年7月29日--8月1日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主持在揭阳市召开广东粤电惠来电厂5、6号机组扩建工程(2×1000MW)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专家组先后实地踏勘了惠来电厂5、6号机组扩建厂址、灰场等相关设计条件,在听取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后,分综合、机务、系统、输煤、水工、化学、土建、热控、总图、技经等十大专业分组进行讨论。经过专家组和与会代表的认真评审,惠来电厂5、6号机组扩建工程(2×1000MW)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
三、沙角电厂搬迁到惠来有助于实现精准扶贫
揭阳市惠来县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属于海陆丰革命老区,也是东莞市对口精准扶贫帮扶县区,全县现有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总户数0.98万户,贫困总人口3.4万人,相对贫困村66个。目前,惠来县虽属我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差,但发展条件和优势很好,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将沙角电厂搬迁到惠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实施意见,有利于加快惠来县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较好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一旦产业转移搬迁到粤电惠来电厂,可以考虑设立扶贫基金,采用每度电上交一定金额做为扶贫基金;还可以考虑招工优先当地居民,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是符合省委省政府产业转移政策导向,有利于突破多年来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匱乏、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限等突出问题,减少珠三角地区人口数量,提高劳动力素质,减轻社会管理压力,为新一轮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推动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和优势产业,促进粤东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快产业建设步伐,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电厂搬迁后迅速恢复生产、产生效益来说,还是从产业扶贫、更好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来说,把沙角电厂整体搬迁到粤电惠来电厂都是切实可行的。
建 议:
一、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加强和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及揭阳、惠来的沟通,认真调研,做好相关可行性研究工作,形成较为详尽的沙角电厂搬迁到粤电惠来电厂的方案,为最终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联合揭阳市及惠来县,积极向省政府建言,争取把沙角电厂搬迁到粤电惠来电厂纳入省政府重要工作来考虑。由于揭阳市、惠来县两级政府及粤电惠来电厂对接纳沙角电厂都非常重视,因此省一级的协调工作主要是沙角电厂方面的工作,这样搬迁起来较为可行,也将最为直接、高效。
三、主动做好搬迁配合及善后工作。沙角电厂历史上为我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前的搬迁也是必要的。鉴于其搬迁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如电网改造、发电机组退出涉及的评估赔偿、职工安置等等,我市应从大局出发,尽量为电厂搬迁工作提供方便。
提案者: 提案委员会,致公党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