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樟木头镇地处广深莞惠“一小时生活圈”中心,历来是东莞东南部的交通枢纽。目前,我镇镇内有广深铁路、莞惠城际轨道等2条轨道经过,分别设樟木头火车站、樟木头东站(以下均简称:樟木头火车站、樟木头东站)等2个站点,也是东莞东南临深片区仅有的两个轨道交通站点。两条轨道交通,加上莞惠、东深等两条省道贯穿,珠三角环线、潮莞、惠塘、从莞等四条高速环绕,使我镇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优势更加凸显。
一、东南临深片区两个轨道站点的现状
(一)樟木头火车站。具有一百多年建站历史,是广深铁路及京九铁路在东莞设的三个站点之一。目前,该站辐射东莞东南临深片区,连接广深港等国际大都市中心区,每天有218次列车停靠,至深圳只需18分钟、至广州只需45分钟,每年客运量高达250万人。
(二)樟木头东站。是莞惠城际轻轨的重要站点之一,也是城际快速客运专线。目前每天有32次列车停靠,至莞城只需30分钟,至惠州中心区只需25分钟,最低发车间隔4.5分钟,最大运力每小时2.5万人次。据广铁集团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12月28日莞惠城轨开通之后发送和到达旅客数量节节攀升。其中东莞段元旦当日的到达和发送客流达到高峰分别在30000人次左右,总客流在60000人次左右。
二、两条轨道、两个站点接驳存在不足之处
目前,广深铁路、莞惠城际轨道两条轨道没有直接接驳,存在不足之处:
第一,两条轨道独立运行,交通效能没形成“1+1>2”的叠加效应。广深铁路属南北走向,莞惠城际轨道属东西走向,呈十字形交叉于和我镇相邻的常平镇,但两条轨道最近的两个站点是樟木头火车站与樟木头东站,直线距离仅约7公里。目前两条轨道没有接驳点,未能将两个站点连点成线、将两条轨道构线成面,形成不了立体化轨道网络,运输效能没有充分发挥。
第二,两条轨道换乘费时费力,影响群众“优先选择”的意愿。目前,樟木头火车站与樟木头东站之间接驳仅靠汽车运输完成,效率较低。如:两站之间驾车至少需30分钟,乘坐公共汽车至少需1小时。由于无法体现轨道交通“方便、快捷”的特点,严重影响群众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意愿。
三、建设两条轨道交通连接线的重要意义
樟木头火车站和樟木头东站作为东南临深片区仅有的两个轨道交通站点,辐射人口近百万。如能建成两个站点之间轨道连接线,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可极大方便东南临深片区群众换乘。如两个站点之间轨道连接线建成,两个站点之间实现无缝对接,换乘时间将缩短至6-10分钟,只有现用时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有效缩短换乘时间。群众优先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意愿也将大大提高,预计两个站点的客流量将比现在大幅提升30%-50%,通行效率有效提高。
第二,将进一步激活区域轨道交通活力。目前,赣深高铁在临接我镇樟洋的塘厦林村设站,已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建成通车。同时,据有关规划显示,东莞轨道交通R1支线将延伸至樟木头火车站,并连接赣深高铁站。可以预见,届时樟木头镇将有广深铁路、莞惠城际轨道、赣深高铁、地铁R1线等轨道途经并设站点,成为集动车、高铁、轻轨、地铁等轨道交通于一体的枢纽中心。如能建成两个站点之间轨道连接线,可提前布局轨道网络,形成激发轨道交通活力的示范效应。
第三,可缓解区域汽车运输压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车辆增多、物流繁忙,我镇交通拥堵日益明显。而我镇建成区面积小、山多地少,道路大部分为上世纪90年代规划建设,路网扩容的可能性极小。如能建成两个站点之间轨道连接线,将可有效分流轨道交通带来的庞大客流量,缓解日益拥堵的区域交通压力。
第四,有利于促进莞深惠交通一体化。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轨道交通网络衔接是东莞、深圳及惠州三市交通一体化工作的重点选题。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将有力提升东莞与周边城市的通行效率,促进莞深惠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
建 议:
建议设置广深铁路樟木头站至莞惠城际樟木头东站轨道连接线,由市政府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