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2017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国发〔2016〕86号]强调,要提高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根据现将《“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将增加至12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将增加到6万件,在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和有关试点示范工作中强化专利质量评价和引导。
“十三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知识产权作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更加突出。
随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竞争将更加激烈,专利保护越来越严格,专利质量也将会持续提高。政策和法律为高价值专利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创新和市场为高价值专利的高效运用提供了坚实基础。高价值专利正日益成为决定一个企业、行业乃至地区成败的关键因素。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出台高价值专利培育方案,积极推动以提升专利质量及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大局,全面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强市,推动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莞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紧紧围绕“建设知识产权强市”这一核心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助推我省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取得了突出成绩。2017年1-11月,我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74137件和39604件,分别同比增长64.09%和49.77%,均位居全省第3位。2017年,我市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6项;第四届广东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7项、发明人奖1项。国家、省专利奖的获奖数量和质量均为历年最高。2017年,我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项目共40项,金额62.758亿元,其中,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以18件发明专利作为部分出质物,获得32.23亿元贷款,创下我省单笔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历史新高。
我市在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市的道路上,正站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重要路口,有必要加强培育“全流程高价值专利”,持续激活创新链条,有力地推动创新链、专利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建 议:
1. 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局、金融机构等部门,建立“全流程高价值专利”创造、保护、管理、运用的全流程政策沟通协调和运行机制。
2. 加强政策导向,出台相关政策、课题和项目,并配套财政资金扶持,引导法律法规和政策向着全流程高价值专利共同发力。
3. 组建“东莞市全流程高价值专利示范区或转化中心”,有效衔接各创新资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财政局:
关于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340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科技局:
《关于加强培育“全流程高价值专利”,持续激活创新链条的提案》提案收悉。徐地华委员建议:加强政策导向,出台相关政策、课题和项目,并配套财政扶持,引导法律法规和政策向着全流程高价值专利共同发力。结合财政职能,经研究,我局提出以下会办意见:
近年来,我市已出台了《东莞市专利促进项目资助办法(修订)》(东科函〔2016〕20号)等政策,对发明专利申请、专利优势企业认定、专利质押融资及交易等给予财政资助。2015年-2017年,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7亿元。对于徐地华委员提出的加强培育“全流程高价值专利”的问题,建议贵局加强研究论证,借助正在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政策体系进行优化整合的契机,对专利资助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我市知识产权促进工作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推动知识产权创新、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链条工作。
科技局:
(A) 类
东科函〔2018〕288号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0180340号提案的答复
徐地华委员:
感谢您对专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培育“全流程高价值专利”,持续激活创新链条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由我局牵头办理。 在《提案》中,您提议要建立“全流程高价值专利”创造、保护、管理、运用的全流程政策沟通协调和运行机制、引导法律法规和政策向着全流程高价值专利共同发力、组建“东莞市全流程高价值专利示范区或转化中心”;通过加强培育“全流程高价值专利”,持续激活创新链条,有力地推动创新链、专利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据了解,培育“全流程高价值专利”主要是指针对高价值专利,从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培育和服务,实现全链条的跟踪管理,从而促进高价值专利量质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认为《提案》所阐述的理念和观点很契合我市实际,对当前和今后我市培育高价值专利、提升专利发展质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按照议案要求,我们积极联系市财政局,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思路,狠抓落实,现就《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对于高价值专利的全流程培育,我们已经做了较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激励,引导我市高质量专利产出。2016年,我市调整专利资助政策,不再资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集中资金力量资助发明专利,引导企业注重高质量专利产出,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我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0402件和4969件,分别同比增长30.92%和34.95%,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829件,同比增长108.79%,位居全省第3位;截止2017年12月,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为17087件,位居全省第3位。
(二)专利奖励,树立高价值专利实施典范。每年我市均会组织评选市专利奖,并组织推荐申报国家、省专利奖,对创新性高、经济社会效益突出、保护管理良好的专利给予奖励,从而引导企业重视高价值专利的全流程培育。2017年我市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6项;第四届广东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7项、发明人奖1项。国家、省专利奖的获奖数量和质量均为历年最高。评选出2016年度市专利奖38项。
(三)专利导航,形成高价值专利产出路径。通过实施专利导航项目,明晰产业专利布局,形成高价值专利研发路径,为高价值专利产出打下基础。近年来,我市实施了第三代半导体、工业机器人、新一代通信技术等3个产业的专利导航项目,智能卡技术等5个高新技术领域的微导航项目,并通过导航项目的开展,引导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培育高价值专利。其中,工业机器人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已顺利培育出50多件高价值发明专利,领域涉及传感技术、导航技术、机械臂和减速器等。
(四)明确重点,优化高价值专利保护环境。近两年,我市实施严格的专利保护政策,尤其是加强了对重点行业、重点市场和重点企业的保护,建立了重点联系、重点指导、快速保护机制。近两年我市共认定了186家“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其中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认定了10家“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市场”。
(五)加强培训,提高企业高价值专利产出能力。近年来,高价值专利的宣讲和培训是我局的一项重点工作。2017年,我局举办了专利挖掘布局实战班、企业知识产权应用系列讲座、国际专利论坛等活动,以申请国内外高质量专利为主题,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今年,我局举办了“知识产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培训活动,该活动围绕专利挖掘与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标准化、专利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在全市举办了6场专题培训,引导企业掌握高价值专利全流程培育的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指示精神,加快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价值专利、高质量专利,提升各类创新主体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及掌握核心专利能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培育高价值专利的政策。在接下来调整的专利资助政策中,我们将以促进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政策,加强对发明专利产出、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运营、知识产权强企等方面的政策引导。
(二)继续实施专利导航项目。继续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和高新技术领域专利微导航项目,探索开展企业专利导航项目,通过促进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明确技术研发方向、专利布局路径,为创造高价值专利打好基础。
(三)继续加强高价值专利相关宣传培训。继续开展专利挖掘、布局、信息分析、保护、运营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企业挖掘、运用、保护、管理高价值专利的能力。
(四)积极探索培育全流程高价值专利。整合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市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等各类资源,从各个环节和角度共同发力,加强对高价值专利创造、保护、管理、运用等全流程的培育,探索树立全流程高价值专利培育典型案例。
(四)积极实施省产学研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项目。积极承接省知识产权局优质资源,推动我市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积极申报广东省产学研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项目,推动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共同组建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价值专利,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期待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的专利工作。
特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