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目前儿科医师的状况为:全市调查了36家公立医院(不包括东莞市精神病院、第六人民医院和康复医院等。)及24家民营医院,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儿科设置的床位数,儿科医生的人数及职称构成比,2016年流失的情况及新入职的情况等。
1.1 全市儿科的床位数情况 全市开放儿科床位数共2860张,其中公立医院2382张,81.4%,民营医院546张,18.6%,民营医院中的东华医医院,康华医院,台心医院、广济医院、常安医院及仁康医院儿科床位共484,基本包揽(占88.6%)。东莞市卫生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每千儿童儿科床位数达到2张。见表1。
表1 儿科开放床位的情况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合计
医院家数 36 24 60
开放床位 2382 546 2928
-- --
按2010年人口普查常住人口822万,其中0-14岁儿童为678085人
1.2 全市到2016年底有儿科医生914人,高级职称273人,主治医师266人,医师及助理医生326人,公立医院儿科医生占82.4%。具体构成如表2。
表2 儿科医生的人员构成分布表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合计 百分比
主任医师 56 16 72 7.9%
副主任医师 164 37 201 21.9%
主治医师 220 46 266 29.1%
医师 265 40 305 33.4
助理医师 13 8 21 2.3%
实习医生 36 13 49 5.4%
(未取得证医师)
合计 754 160 914 100%
1.3 儿科医生流动的情况 2016年儿科共流失135名医师,流失率14.8%,其中公立医院流失42人,流失率为5.6%,民营医院流失率为58.1%。怀孕或休产假的情况是:公立医院63人,占医生人数的8.4%,民营医院3人,1.8%。同期新入职的情况:公立医院88人(11.67%),民营医院59人(36.9%)。
分析
1. 公立医院的儿科床位占主体,占比81.04%,大型民营医院的儿科是重要的支撑。
2. 儿科医师的队伍也是公立医院唱主角,占82.4%,人员结构基本合理,能适应儿科医疗的发展。
3. 总体的儿科流失率偏高,达到14.8%,以民营医院为甚,高达58.1%,公立医院相对流失低。数据还表明民营医院儿科医生的流动性大,进出的比率都偏高。
建 议:
1. 依据东莞市卫生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提高儿科、妇产科、精神科、全科等紧缺医疗人才薪酬待遇”,参照东莞市精神科医生的岗位津贴补助标准预以给儿科医生发放。以解决儿科医生收入低,流动性大的困境。
2. 儿科在大多数医院的收入处在中下水平,与其高投入,高风险不成正比,形成了学生不愿意学儿科,高校不愿意办儿科专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儿科,医院也不愿意设置儿科局面,破局的策略除了政府在政策上加以引导,还应从下面改革:
(1)每年设立儿科医生贡献奖,奖励1—2名优秀的儿科医生,从而在精神方面得到慰藉,体现做儿科医生的自豪感。
(2) 目前医改的主要措施是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耗占比,提高医生的技术收入,儿科医生从事的是专科医生工作,在国外是按专科医生标准来收费的,希望能从腾出的空间中适当增加儿科操作及诊疗费。广州已开始调研的相关收费的调整增幅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