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年人是否衣食无忧、安享晚年是社会小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
据《东莞年鉴》记载,截止2016年,东莞市户籍60周岁以上人口30.4万,占户籍人口201万人的15%,其中60---69周岁老人171972人,70---79周岁80922人,80—89周岁43968人,90—99周岁7008人,100周岁以上143人。社会老龄化结构越来越突出,因子女在外地工作或子女无暇照顾等原因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年老体弱,身边缺少亲人照顾。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买菜做饭,费神费力,力不从心,煮多煮少不如人意,煮多消化不了,煮少营养没保障,有些老人图省事,一煮吃三餐,生活质量无法可言,老人的吃饭问题应引起政府的关怀与重视。
最近,广州市政府设置了500多个长者饭堂,为百万老人配置热饭菜的做法得到了老人的欢迎和社会好评。“广州模式”是东莞的榜样。目前这方面是东莞社会服务的一个短板。东莞是全国文明城市,更应该起楷模作用。因此,积极推进东莞市社会化助餐、配餐服务是当前政府不可忽略的重要工作。
建 议:
1、 通过问卷、入户调查,深入了解老人需求,以高龄、失能、贫困或因计划生育而失独老人为重点,在老人聚居比较密集的街道、小区设置配餐服务点,提供每日的午餐服务。
2、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渠道。(1)政府财政投入;(2)选取口碑比较好的餐饮企业承包,企业让利部分所得;(3)慈善捐助部分。据调查,南城、东城、万江都有慈善捐助的素菜馆,可以协助完善 ,扩大规模为配餐点,加强宣传吸引民间慈善捐助。(4)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以降低成本。
3、协请食品监督部门对配餐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配餐的安全质量。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