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秋季入园统计,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幼儿园1077所,在园幼儿37.74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200所(市属公办幼儿园5所,镇街公办中心幼儿园49所,村、社区集体办幼儿园146所),在园幼儿7.14万人;民办幼儿园877所,在园幼儿27.6万人。而我市目前幼儿园接送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幼儿园专用校车接送,车辆均为正规厂家生产的黄色专用校车,现共有登记在册校车6207辆;二是学生家长私家车接送;三是学生家长摩托车、自行车(含电动)或步行接送。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幼儿园接送校车管理,建立健全接送校车安全运行责任制,建立完善校车安全运行档案,落实接送校车和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大校车安全管理检查和整治力度,没有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和违法违纪行为。但与此同时,幼儿园接送管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接送幼儿园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为突出。一些专用校车随意停靠、停靠不按规定亮出指示牌、不按交通指示行驶甚至超速、超载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给幼儿安全带来较大隐患;由于很多幼儿园附近停车设施缺乏、规划不合理或引导管理不清晰等客观原因,以及部分家长贪图方便、缺乏公德的主观原因,往往将接送私家车乱停乱放,造成上下学时段幼儿园附近路段严重拥堵。
二是部分家长交通安全意识相当薄弱。一些家长,尤其是使用摩托车、自行车或步行接送的家长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上下学时带着幼儿驾驶摩托车不戴头盔、骑自行车逆行或占用机动车道行驶、步行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等等,这些行为严重威胁到家长和幼儿自身的人身安全,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
三是接送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家长在接送过程中带着幼儿随地吐痰、乱抛垃圾,开私家车在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乱鸣喇叭等不文明行为,既给子女树立坏榜样,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文明城市的形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给幼儿接送带来较大安全隐患,也加重了我市社会运行和治理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教育发展不均衡、交通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充分等短板,对我市经济转型、城市升级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亟需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以推进东莞实现“六大跃升”。
建 议:
一、做好接送车辆停放、停靠设施规划。加强幼儿园周边停车设施统筹规划,通过在周边空置地方建设临时停车场,统筹附近机关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商场铺位空置车位用于家长临时短时停放等措施,缓解接送停车难问题。做好专用校车行驶线路规划,合理规划建设校车停靠站点,加强校车行驶监控检查,确保校车按线行驶、按点停靠。
二、加强幼儿园周边路段交通管理和执法。由交通管理部门安排人员和幼儿园组织志愿者,在上下学时段加强对幼儿园周边路段尤其是幼儿园门口的交通指引和停车引导,确保接送车辆流动迅速、停靠规范,幼儿上下车安全有序。在此基础上,严格幼儿园周边路段交通执法,对初次违反、情节轻微的适当给予批评警告;对屡教不改或性质恶劣者应严格按章处罚,必要时可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以此促进遵章守法。
三、增强接送参与者安全和文明意识。通过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发放倡议书、举办专题培训班、开设安全、文明课程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广大家长、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和文明素质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文明意识,让他们把交通安全、文明举止时刻铭记在心并且化为自觉的行动。
四、加大幼儿教育资源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做好公办幼儿园的规划建设,改善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提高公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尤其是以提高村(社区)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作为当前工作重点,让幼儿就近入园,从而减少车辆接送,降低安全风险。同时,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和补贴发放,重点加强民办幼儿园的校车管理,保障幼儿安全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