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东莞市正式发布了《东莞中子科学城概念规划》。根据《规划》,中子科学城的目标定位为:珠三角大装置集群核心、国家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广深走廊联合创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中心。未来,预计中子科学城居住人口为12万—15万人。
作为中子科学城的中心,中国散裂中子源(简称CSNS)预计2018年春将计划全部完工,进入新的阶段——用户使用阶段,正式向国内外用户开放。CSNS是面向全球用户开放的重大科学装置,用户也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和其他研究院共提出了100多项创新性课题,准备在CSNS上开展研究。经过前期的用户培养和开发,CSNS的用户群体已超300多用户。用户遍及中科院的下属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一些高等院校等。同时,CSNS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于吸引东南亚国家的学者和港澳台地区的学者就近申请使用CSNS开展他们的研究课题,从而成为CSNS的潜在的国际用户。不仅如此,一些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研究机构的专家也对CSNS相当关注。随着国内和国际用户群体的使用进程,CSNS的用户群体也必将会从300多用户发展为上千的用户群体,成为名符其实的、开放的、以用户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平台。
如此大规模的用户群体聚集在CSNS,开展各项课题研究,势必对网络通信等配套设施提出很高的需求。目前,散裂中子源的网络带宽只有0.4G,每年支付的网络费用已高达64万,在中子源内部做出种种网络使用限制的情况下,带宽占用率现已高达80%。据了解,一些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网络带宽配置都在10G,0.4G的网络带宽远低于其他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网络配置,且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大规模用户群体对网络通信的要求。但目前的网络带宽使用费用,已经使中子源负担过重,无力提高更大的网络带宽。
建 议:
1、完善中子科学城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个科学城的移动互联服务能力。
2、在网络通信方面给予中国散裂中子源一些优惠政策。可以参照一些大学城的优惠政策,给予中子源(园区和生活区)一些优惠条件,帮助中子源尽快解决网络通信的困难,打造高效的用户使用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