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千(1892-1990),东莞南城周溪仁和坊人。是一位在学术、教育、政治、经济、军事、民主进步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的历史名人,已收录在东莞名人档案库中。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生平成就:
1、学术: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进入北大政治系,因成绩优异被推选为班长。1921年考取官费留学,在法国里昂大学深造,192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国际地位与不平等条约》在国际上影响力很大,至今仍珍藏在里昂大学所编的《大学丛书》中(法文版,巴黎东方书店版)。
2、教育:1927年,学成回国后,由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先生任命,出任新创办的国立暨南大学首任副校长兼政治经济学教授(校长由国民政府部长郑洪年兼任),时年36岁。
3、军事:1931年5月以后,出现宁粤分裂的局面,陈济棠乘机扩编军队,将讨逆军第八路军改称为第一集团军,自任总司令,和李宗仁所恢复的第四集团军联合起来,与南京的蒋介石集团形成对峙的局面。翟俊千一度出任第三军的政治部主任,成为高级将领。
4、政治:1932年,出任汕头市市长,在任期间解决了汕头市的两大难题。一是英商怡和洋行的买办殴伤中国工人致死案,历几届市长都悬而未决,激起民众义愤;二是汕头驻军长期把持地方财政,严重损害地方收益。
5、经济:1941年,翟俊千由香港去重庆,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专门委员,兼任华侨工商学院院长。
6、民主进步:①1920年毕业后,在劳工教育指导委员会任委员兼“铁路劳工师资养成所”所长,为四大路局的工人运动培训了二百多名骨干。②1921至1927年留学期间,与同学一道筹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社会民主党”,曾与周恩来领导的旅欧共产党巴黎支部密切联系。1924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 的“反帝反殖大同盟国际会议”。③1943年,与谭平山等在重庆秘密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7年冬参加李济深、蒋光鼐等为首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筹备活动,是民革章程起草小组成员之一。
7、后代:翟俊千两个儿子翟象乾、翟象颐,都是列入东莞名人档案库中的名人。翟象乾,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大陆记者首次赴台采访团团长,著作丰富,与张学良、陈立夫等均有交往;翟象颐,著名机械工程师,翻译外国有关拖拉机等机械制造的文献和技术资料,著有《决策论》补充教材——《线性规则》,翻译英国特拉克著《经济的生产设计》,联邦德国名著《现代劳动科学管理办法》等书。
新中国成立后,翟老默默无闻地过了三、四十年,他的许多旧友都在全国人大、政协身居要职,但他不为所动,晚年,还利用自身历史优势,做些海外统战工作,不顾年已近百的高龄,有函必复,为祖国的统一大业鞠躬尽瘁。
(二)故居现状:翟俊千故居位于周溪社区,为一层砖木结构的青砖瓦房,面积约100多平米,屋内无家私物品,现无人居住和看护,杂草丛生,已出现严重的白蚁侵蚀现象。
(三)讲好中国故事,不应当遗忘历史。离故居大约几百米的南城阳光第四小学内的名人墙上就醒目的印着“翟俊千”及其两个儿子翟象乾、翟象颐的名字,但是无论是走访老师、学生或是当地居民,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几位杰出人物。
(四)翟俊千的后人愿意无偿捐赠故居,希望得到保护和修缮。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历史遗迹、名人故居都在逐渐消亡殆尽名人故居是一种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具有资政、存史、教化等功能,建议予以接纳。
建 议:
1、尽快保护并修复翟俊千的故居。保护故居不仅是对先人的尊敬,也是对东莞自身文化的保护和尊重。建议政府设立名人故居保护专项工作,由档案、方志、文化、宣传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以及成立相应的专项基金,用以恢复故居原貌以及日后维修、管理,并划定故居保护区。
2、成立翟俊千文化教育科普基地。将翟俊千及翟象乾、翟象颐等人的故事、档案、图片、视像等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并上墙,将其故居打造成为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基地,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讲好东莞故事,让东莞的孩子们从小知道名人就在身边,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南城的答复: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0180113号提案的答复
黄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翟俊千文化教育科普基地的建议》(第20180040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翟俊千故居位于南城街道周溪村,为两开间一层青砖瓦顶普通民房,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62平方米,分为四个小房,因保存状况欠佳,曾经对房屋的侧墙进行修建,对屋顶进行翻修,改动较大,且该建筑存在地面下沉变形等问题。据了解,目前,该房屋由翟家亲戚代管,该建筑产权属翟俊千所有,房权证面积为110㎡,但右、后两侧已被其他村民建房占用,存在历史遗留房产纠纷问题。
并且,翟俊千故居周边民房一百多所,大多数为残旧危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若翟俊千故居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周边一定范围将划定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周边民房重建存在一定难度,影响群众人身安全。
因翟俊千故居存在地面下沉变形等问题,若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需对建筑进行维修。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的建筑物维修工程需报送相关轨道公司等审批,手续繁琐,申建时间长。且翟俊千故居周边道路狭窄,出入交通不便利。
根据《第十一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信息采集标准》的要求,申报单位如果属于私人所有的,必须有产权所有人或使用人的书面意见,但翟俊千故居存在房产纠纷问题,无法提供相关证明。
综上所述,我街道认为不适宜将翟俊千故居纳入市第十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南城街道办事处办公室
2018年5月28日
东莞市档案局的答复:
东档函〔2018〕28号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0180113号提案的答复
黄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翟俊千文化教育科普基地的建议》(第2018011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翟象乾先生早于2014年5月5日在其侄女翟虹的陪同下曾到我局(馆),希望将父亲翟俊千故居捐给南城周溪村,并将其办成容庚故居一样,能供后人参观。我局曾为此专门向市委宣传部汇报此事,宣传部组织了文广新局、南城街道等相关单位现场查看翟俊千故居情况,认为办成名人故居不符合政策,我局其后把相关部门意见反馈给了翟象乾先生。
我局认为,第一、翟俊千先生故居是否属文物范畴,是否适用文物管理有关规定,需文物部门鉴定,并报市政府审批;第二、翟俊千、翟象乾是东莞市名人档案库名人,他们的相关档案资料共238件已由我局(馆)收藏,我局(馆)将遵照翟象乾先生的意见,保存好已进馆的翟俊千、翟象乾先生历史材料的原件;第三、根据《东莞市名人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名人档案利用形式之一是,配合宣传教育及其他纪念活动,举办名人档案展览。如果相关单位举办翟俊千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我局(馆)将积极提供已收藏的翟俊千、翟象乾档案资料复制件,为宣传展览工作提供服务,为宣传东莞、为海内外的子孙后代了解祖先、了解家乡服务。
东莞市档案局
2018年5月29日
市委宣传部的答复:
东宣复函〔2018〕5号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113号提案的答复
南城街道:
市政协委员黄艳提出的《关于成立翟俊千文化教育科普基地的建议》由我部参与会办。针对提案中提到“将其故居打造成为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基地”,结合我部职能答复如下: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评定有一定基础与相关标准,建议贵单位对提案中提到的“翟俊千故居”,先期进行充分调查调研、认证摸底,确认此场地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评定标准后,我部将根据相关要求与标准进行评定工作。
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
二0一八年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