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由于受资源不可增长制约等新形势发展的制约,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景观规划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景观分布不均匀。老城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及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旧城改造中骑楼等旧景观未得到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由于可供土地不足等问题城市新景观未建成。

  二、景观特色不突出,缺乏亮点。代表城市精神、城市形象的雕塑、园林景观小品数量少、档次低,园林中融入的地方文化元素不多,景观缺乏特色性的亮点。湿地公园等专类景观尚未形成。

  三、缺乏本土特色。自然山水缺少与东莞地域文化的联系,或者说联系甚少,比如东莞虎英郊野公园景观、东城文化广场景观、元美公园景观及各镇的诸多景观设计,都没充分体现东莞地域文化内涵,缺乏本土特色景观。

  在新常态下我市城镇化进程步伐明显是稳中求快,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景观的设计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形象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极具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加强 “中心城区的景观设计”来大幅“提升城市品质”的议题确实值得研究和探讨。

  

建    议:

  (一)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中心城区景观要一盘棋的思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因地制宜,实施高品位景观规划具体设计,对中心城区外围城乡结合部、老城区及重要道路等主要建设项目及原有公园、广场的景观改造项目需结合景观设计理念,广泛征集和吸取先进的设计理念,集思广益,使景观建设更具特色、人性化,更贴近民众。

  (二)重在落实,务实推进。

  1、旧城改造中要注重规划,以整体一盘棋改造一理念,对骑楼等一批旧景观进行重点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在新建项目中规划一批城市新景观。

  2、在各类公园、广场改建新建中要结合城镇地域文化、历史沉淀、城市精神和发展理念,建成一批如雕塑、园林景观、园筑小品等,突出地方特色,形成景观亮点。

  3、巧妙地设计,将建筑、园林、人文环境配置与周围山、水、气等自然环境科学地串联起来,形成保护环境的生态景观屏障。

  (三)加强工业园区、单位及居住区景观建设。

  通过深入持久开展创建园林景观园区、单位、园林小区等活动,把园区、单位庭院、小区创建纳入到全市园林景观创建工作之中,促进园区、单位庭院、小区建设工作向深层次和园林景观化方向发展,使城市景观逐步实现由宏观走向微观、由道路走向社区,大大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

  (四)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大幅提高,给城市环境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城市园林和景观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制定有关城市园林、景观管理的法规规章,为依法管理和执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加强对城市园林、景观的监控,及时依法查处擅自偷盗、损坏园林和其他景观等违法行为。三是严格划定城市景观线并实行“景观图章”制度,中心城区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配套绿化在办理规划、验收手续时,必须有市园林、景观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审查,严守城市景观线不受侵占。

  


提案者: 陈雪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