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东莞凭借毗邻港澳,地处广州和深圳两大经济走廊之间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港澳的资本、技术和市场的辐射,积极承接广深的创新、产业、人才等优势资源溢出,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随着目前港珠澳大桥的即将开通、深中通道的开建,珠三角与粤西区域的时空距离将会大为缩短,加上深圳东进战略的实施,我市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弱化,深圳、香港的溢出效应将会有更广阔的腹地稀释。然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概念的提出为我市带来了新的转机,对于我市来说,破除交通瓶颈,地铁外联深圳是加快承接深圳高科技产业外迁的重要一环。

  深圳作为国际化创新型一线城市,有中国“硅谷”之称,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和北京、上海、广州相比,深圳的土地面积却小很多,产业空间不大,在科技产业升级和地价大幅上涨的双重挤压下,科技产业外迁是必然之举,而我市不管是在政府效能上,还是在市场环境上,相比周边惠州、中山等市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如果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更快地把深圳的产业外溢从临深地区延伸到我市城区,甚至全境。

  东莞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9)已经国务院批准,其中只有1号线正准备土建施工招投标,1号线和深圳6号线支线在黄江接驳,由于我市1号线进度缓慢,为了配合我市,深圳方面也放慢了东莞段的进度。地铁2号线已于2016年通车至虎门,2号线3期和3号线,均在滨海湾新区与深圳20号线对接,但受制于滨海湾新区填海进度不确定影响,目前无法确定时间,以及与深圳对接的方式。

  地铁建设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建设周期长,如果整条线路建设完毕才能通车,通车时间将非常漫长,而目前我市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攻坚期,深圳科技产业外迁期,时间非常紧迫,而且建设资金也非常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原先设计整条线路建成通车的方案不仅耗时长,经济负担重,只是给深圳至广州的连接多了一条选择而已,效益有限。而优先建设和开通我市大城区连接深圳的地铁路段则不同,只需要一小半甚至三分之一的建设资金,即可以实现我市和深圳地铁直通。

  

建    议:

  1、建议优先加快建设地铁1号线、3号线和2号线延长线连接深圳和大城区部分路段,而且从深圳作为起点往大城区延伸建设。已经批复的规划加快实施是地铁尽快外联深圳的途径,而外联深圳能增加东莞故事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地铁沿线土地的更大增值,建设资金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2、加快正在规划中的其他轨道线路连接深圳段的报批手续,把深圳作为连接的起点,向我市中心辐射。我市要实现更好的交通外联深圳,需要更多的地铁线路,不仅要连接深圳南山、福田,还要连接深圳宝安、龙岗。

  3、尽快实现我市境内轨道交通网络化,最大限度发挥轨道交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城市形象,更好地发挥对接深圳的效益。

  


提案者: 田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