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表明,在我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部门多,工作割裂,形成造价信息孤岛;
2、重视结算审计,但估算、概算及后评估监管深度不足,对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处理不及时,影响结算进程;
3、工程造价文件审查以程序合法性为主,项目价值优化考量不足;
4、投资数据处理深度不够,形成僵尸数据无法支撑决策;
5、成果文件主要为传统电子文档,信息化程度低。
解决上述问题,就应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的精神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模式进行管理。
建设项目全过程咨询是指在建设项目决策、设计、采购、施工、竣工以及后评估各个阶段,以项目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为基础,各建设项目投资监管部门(发改、财政、住建、审计、纪检监察等)以项目提质增效为目的,而进行数据共享和工作协同的机制;是确保工程项目投资处于受控状态的利器。2017年5月住建部拉开了全国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序幕。我市宜在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咨询试点工作的同时,把握住关键抓手“投资监管”进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提质增效的深化改革。
建 议:
为此,建议如下:
1、成立全过程投资监管工作协调组
全过程投资监管涉及跨部门联动协作,宜建立市工作协调组,发改、财政、住建、审计、纪检监察等各部门主管投资监管的领导作为协调组组员。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和工作例会制度,负责项目全过程投资监控试点工作的政策指导、统筹协调、跟踪督导。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协调工作组,进行跟踪调研、评估及总结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
协调工作组各部门在现有职能基础上提出承上启下的工作路径及内容。明确全过程投资监管工作中,发改、财政、住建局、审计、建设各参与方的工作制度、内容、流程及职责,推动全过程投资监管试点工作顺利落地。
3、整合建设项目投资监管平台
梳理各部门现有数据及系统,由协调组牵头,联合发改、财政、审计、各建设参与方,制定试点项目投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和信息采集规范,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信息系统,保证信息在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连续性、统一性及可追溯性;建设试点项目全过程投资监管系统以及全过程投资监管发布平台,及时公布监管情况,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4、在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项目上应用
协调组牵头,联合发改、财政、审计、建设各参与方及高校成立项目实施评价组,针对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及时研究解决试点推进过程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总结,确保试点项目顺利进行。
5、总结经验,完善推广
协调组牵头,联合发改、财政、审计、建设各参与方及高校对本地区试点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梳理试点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研究现行相关制度的适用性和改进意见,为全面推广全过程投资监管提供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