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放开二胎,加上城市扩容政策的实施,通过积分入户、人才入户、出生入户的人数不断攀升,公办学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需要休产假的老师亦持续增多,使公办学位及老师编制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急需尽快谋划解决。
一、公办学位“供求失衡”面临招生的严峻形势
以常平为例,目前,我镇公办学校起始年级提供最大学位数为:小学41个班,提供学位1845个;初中30个班,提供学位1500个。而2015-2017年,常平出生入户人口分别为1028人、1282人、1865人,逐年大幅增长,现时学位已不能满足户籍新生人口。而且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容政策的实施,积分入户、人才入户带来我镇户籍适龄儿童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再加上受到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的影响,给我镇公办学校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公办学校学位供求出现了严重失衡。特别是在新入户户籍插班生安排方面,由于我镇部分学校本身超班额情况已十分严重,每年新入户户籍生插班安排成了比较棘手的问题。
二、出现新入户户籍生插班安排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国家严格控制班额数,缩小了公办学位的容纳空间。按照国家规定,小学班额数45人,最高不得超过50人/班;初中班额数50人,最高不得超过55人/班。而我镇部分学校,特别是镇中心区学校不少班级已超过国家规定班额红线。二是随着城市扩容政策的实施,户籍插班生激增,积分入户、人才入户带来我镇户籍插班生急剧增长,使我镇学位安排雪上加霜。据统计,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间,新迁入常平户籍的插班生达205人,加上市教育局给常平的2017年积分制插班指标174人,一学期需安排插班生379人,等于大约增加8.5个班,使我镇在原来已超过国家规定的班额红线的情况下难以招架,特别是镇中心区几所小学,大班额、超班额情况原来越严重。无法满足群众“就近入学”的要求,家长上访不断,矛盾重重。三是我镇公办教师编制、学位资源已基本用尽,在国家“两不增”(不增加机构、不增加编制)的政策下,无法进行学位扩容。即使在个别学校挖掘空间加建课室,亦只能临时聘用合同制教师,加上二胎放开后每年休产假人数较多,只能临时聘请顶岗老师。常平过去一年就有约100名教师休产假,队伍不稳定。
建 议:
公办学位紧张的状况相信全市各镇都不同程度存在,为缓解这一问题,建议:
1、编委及教育局实事实是增加教师编制,以便各镇加建公办学校或在原有学校增加班额,提供更多公办学位。上级虽有两不增的政策,但人民群众对公办学位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公办教师编制不足的矛盾已相当凸现,应积极向上反映并解决。
2、全额购买民办学位。现时的政策是对符合入读公办学校条件但因安排不下而要入读民公学校的学生采用补贴制,小学二档3500元/年,一档5000元/年,该部分学生需要自行交纳不足部分(按常平民办学校平均收费7000元/年计,约要自缴2000至3500元)。而加建公办学校,生均教育成本要高达17000元/年。如通过财政设立专项,由政府出资为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的插班学生全额购买民办学位,使其享受与本地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同等权利,相信亦可以缓解严重超班额的状况,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