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环境而言,东莞汽车保有量连年不断增加,停车成了刚需。此外,停车位供不应求、利用率低、信息不畅等弊病,则进一步加剧了停车矛盾。行在街头,随处可见停满的轿车占据了人行道,还将本来不宽的马路占掉了一半,使交通不堪重负。类似的问题已屡见不鲜,它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使交通事故增加、小区矛盾加剧、市民纠纷激烈,严重影响市民生活乃至社会安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停车难,这一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建    议:
  一、将车位信息共享,进行数据化管理,节约搜及管理寻成本
  充分利用既有智能停车设备,通过咪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停车库发卡机等将智能停车场联网,集成实时空余车位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车位信息共享,为用户提供车位搜索推荐、停车场导航的进场服务,节约搜寻成本。同时深度介入停车场运营管理,通过铺设智能停车设备,实现停车场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化,为车主用户提供空车位搜索、匹配、车位预约、预定、车场导航、车位导航、反向寻车及快捷支付全流程的停车优化服务,为停车场用户增益堵漏、提升管理效率,实现停车场无人值守。
  二、建立立体停车库,缓解汽车和车位供需失衡问题
  在土地价格的攀高以及汽车和车位的供需失衡的助推下,建议在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繁华商业中心和医院等建设全自动机械立体停车库立体停车库,不仅可以达到易停、安全、美观等独特优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车位供应失衡的问题。全自动机械立体车库的核心是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摄像头和搬运交换设备系统来存取汽车,可以实现封闭式结构、停车效率高、无人值守的管理。目前,全自动机械立体停车库在全球普及速度较快。其中,欧美国家全自动机械立体车库应用较为广泛。日本更重视密集型自动立体停车库的发展,种类全、技术水平较高,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
  三、推出闲时车位共享,盘活闲置停车资源
  通过打造车主的车位共享平台,为有车位的、想停车的车主提供对接服务,盘活车位空闲时间,提高车位的使用率,为业主创收,为车主解决停车难问题。
  四、接入手机应用平台实行移动管理及支付,将停车流程全面智能化
  传统停车场支付一般是以现金支付为主要手段,且是人工收费,而人工收费漏洞太大,物业管理人员不能随时知道收费情况,统计报表不及时,浪费人力物力,成本也高。在“互联网+”停车的环境下,引入出入口免取卡收费系统和场内找车系统的同时,可智慧停车场系统中接入手机应用平台,融合微信支付停车费、扫码支付缴费、手机找车、查询等诸多功能,这样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停车时间,对停车场管理也带来了实用性和便捷性。
  

提案者: 陈剑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