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停车难现状
近年来我市小汽车增速快,年均增长率达19%,截至2017年8月,我市小汽车保有量超过250万辆,千人小汽车拥有量为273 辆/千人,跃居广东省第一位。并且,因周边广州、深圳均实行限牌政策,东莞堵车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广大市民对东莞有实行限牌政策的预期,购车的热情依旧较高,小汽车数量增长的趋势不减。
随着东莞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市中心城区的停车位已明显显得不足,几大商圈,如鸿福商圈、东纵商圈、万江华南MALL商圈经常是“一位难求”;一些小区,因车位规划不足,导致需求失衡,物业方变相提高停车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历史原因而欠账较多的大型商场、餐饮娱乐、行政办公等区域周边停车问题最为严重,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区也都是停车矛盾突出的地方。
同时,因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车位空闲的现象也非常突出,普遍存在一辆汽车两个车位的现象,上班时间家里车位空闲,下班时间单位车位空闲;大型商场、餐饮娱乐、行政办公等区域、学校、医院周边车位紧张时段,其周边小区车位正闲置,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二、政策可行性及“智慧停车”优势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合理配置停车设施,鼓励社会参与,放宽市场准入,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这些政策,为合理利用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现有车位提供了政策支撑。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智慧停车”在车位管理及客户服务方面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一些小区及公用停车场使用的智能停车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车牌电子识别、车位使用情况的统计、车位使用规律的分析及预测、车位指引等功能。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为车位的共享使用和管理,车位查找、预约、导航指引,停车费的支付提供了可能。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使停车收益在平台、车位管理方、车位所有方之间进行实时、精确分配,达到多方受益效果。
建 议:
1、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相关要求,建设开放社区、开放单位,释放闲置车位及车位闲置时间,为车位共享创造条件。
2、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及市场手段解决停车难问题,鼓励社区、车位业主主动提供空闲车位及车位空闲时间,研究和制定指导性意见,在政策上指导和规范共享车位问题。
3、加大立体停车位建设,特别是医院、大型商场、行政办公等区域立体停车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