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仅指幼儿在学龄前阶段学习小学的文化知识,还包括在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小学化,教学活动以集体教学为主,没有自主安排空间。学前教育宣传月“游戏点亮孩子童年”启动后,广东省一日活动安排指引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将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四大版块合理安排。但目前我市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还尚有存在。主要表现在:部分幼儿园仍以教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收费低的幼儿园。幼儿园人员配备不齐,不达两教一保。人员配制不到位,保证不到教师的教研与学习,人手紧缺导致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缺少关注度,集体教学方式居多。
  小学录入一年级新生仍以面试为主要方式。如面试内容有书写、计算、拼音等内容。如幼儿园没有学习到这些知识,则不能进入学校学习也是一个直接原因。
  
建    议:
  加大幼儿园教师的师资培训,提升教育理念。特别是幼儿教师一日带班能力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
  加大对幼儿园人员配制的管理,普惠园的标准应以两教一保为最低要求达标考核。
  加强小学面试的管理,特别是民办学校的招生过程管理。小学的面试关一旦调整过来,幼儿园也不会有不学习的压力。
  


提案者: 黄英

教育局: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0180025号提案的答复
  黄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学前教育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我们认真梳理了近年来关于“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的文件要求和我市落实有关工作的情况,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认真落实国家、省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要求
  根据国家、省学前教育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规范,我市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防止‘小学化’‘保姆化’倾向”。2012年初,我市落实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统筹协调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切实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确保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并要求镇街教育部门结合2012年春季开学检查,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进行深入检查。2011年以来,经过实施我市第一期至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的成果逐步显现,全市总体办园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市“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达1023所,占比达95%。“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在幼儿园管理方面提出的“防止‘小学化’教学倾向,不得搬用小学课程和教材,不得选取奥数、珠心算、书写拼音和汉字等内容进行教学并布置家庭作业,不得对幼儿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的教育教学要求得到较好落实。
  二、提升保教队伍的业务水平
  一是提升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我市积极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模,加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市幼儿师范学校等师资培养基地建设,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近年来,市、镇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学费补助、拓宽学历提升渠道等多种方式提升在岗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2017年,全市幼儿园专任教师23477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比83.9%,比2013年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全市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合格率达98.0%
  二是加大教职工职后培训力度。利用市内、外优质师资培训资源,定期举办园长提高班、副园长研修班、骨干教师培训班、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班,每年举办园长资格培训班、保育员岗位鉴定培训班。近几年,全市幼儿园教师培训共投入财政资金超过2000万元,共培训幼儿园教职工2万余人次,基本实现幼儿园教职工的全员培训。
  三是落实研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名师工作室、名园长工作室建设,积极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推进园本研训制度,促进骨干教师、园长队伍、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从2015年开始,评选和培养幼儿园名园长、名教师、科研骨干,市第一批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10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名。目前,全市名师、名园长、科研骨干培养对象共三批190名。各镇街(园区)都注重以园本培训为主,有计划地组织全员参加师德师风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
  三、加强保教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一是充实学前教育管理、教研力量。随着学前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我市逐步配备和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力量,市设有学前教育科,配备专门的管理干部,镇街(园区)配备专职的幼教干事至少1名,形成了市、镇两级的管理架构。2017年我局配备2名专职学前教育教研员,全市33个镇街(园区)逐步配备专(兼)职学前教育教研员,加强市、镇教研力量,形成对全市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合力。
  二是加强幼儿园办园行为的监督管理。我市高度重视幼儿园办园行为的日常监督工作,依托责任督学、年度检查、省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等方式,指导各幼儿园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育教育水平。严格依照《东莞市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要求,对我市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开展认定和管理,普惠性幼儿园必须严格落实“依法依规办学”“实施科学保教”“按照国家、省的要求配备教职工”等要求,办园行为普遍比较规范。
  四、全面推进教研工作,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基本学习领域,实践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全市共有3所省贯彻落实《指南》实验园,92所市贯彻落实《指南》实验园。通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以网络、电视、刊物、现场咨询、讲座论坛等各种宣传方式,向幼儿园、家庭、社会广泛宣传科学育儿理念,助力全市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是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积极健全教研指导网络,实施课程游戏化建设,优化一日生活安排和游戏环境,全面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推进幼儿园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促进幼儿园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下来,我局将继续指导各镇街(园区)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进一步督促幼儿园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注和监督!



办理单位: 教育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