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而在城市道路绿化中,行道树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对于提高道路的服务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阻隔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市行道树存在管理不善、过度修剪等乱象
  修剪树木的目的在于促进与控制树木生长形态,调整树势,增加开花结果数量,清除病残枯枝,修剪的方法因树而异,适当修剪树木可以防止树木病虫害的发生和树冠部分脱落。然而我市行道树存在修剪过重、修剪不到位、修剪不美观等问题,如只管修剪下部枝,忽视上部修剪,修剪不到位,导致树冠偏重,易弯折,形不成正确树冠,或造成树冠过高,从而导致树的重心偏离,树梢偏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劈裂折断;万寿路、县正路、向阳路等路段,修剪极不专业,甚至野蛮修剪,绝大多数被修剪成了“秃头树”、“光棍树”,大煞风景。有些行道树由于采取拦腰截断的简单粗暴的修剪办法,只剩一根2、3米光秃秃的木桩,没有树叶产生光合作用,于是造成不少树木死亡。万寿路就更为突出,一些已有几十年树龄、根深叶茂的白玉兰树,就这样活活被修剪至死,实在可惜,令人痛心。
  二、好的行道树修剪带来优美城市景观

  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土千年。行道树作为道路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服务于沿路的公共建筑与住宅,兼具了生活性服务功能,其种植和管理直接影响着城市街景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着城市的面貌和地方色彩,靓丽的行道树景观,体现了我市的历史底蕴,体现我市作为森林之城、花园城市的内涵。好的修剪就是一盆美轮美奂的盆景,还可以使树木生长得更加美观。新加坡的行道树修剪不但专业,而且一丝不苟,每一棵树都修剪得伸缩有度、苍劲古拙、虬曲有变,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因此,行道树的健康与美观影响着城市整体绿化的成败,需给予高度重视。


建    议:
  完善行道树修剪标准和工作规范。树木修剪不是简单的事,其不仅要综合考虑环境、交通和美观等多重因素,不同树种,其生长、开花、结果习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整形修剪和轻重程度不应“一刀切”,要让树木生态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在修剪行道树时,应根据树木生长特性、绿化功能需要、生长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对行道树修剪进行科学指导。通过规范行道树修剪,使城区行道树的高度得到适度控制,避免出现行道树遮掩信号灯、路灯、指示牌等道路设施的情况,在地下水位高、土层薄或多大风的地方,将行道树的主干和树高适当降低,同时在不影响行人和车辆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扩大树冠,提高城市的绿荫覆盖率,杜绝乱修乱剪、过度修剪等行为。
  科学选择行道树品种。不论是城市道路还是公路绿化行道树的选择,其景观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选择了什么样的行道树种,要杜绝行道树修剪乱状,根源在于行道树选择。在树种选择上应根据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应选择种源丰富、移栽易成活、生长迅速而健壮、管理成本低的树种,外形主干端直,枝叶茂密,冠幅大,遮阴效果较好,它们必须耐粗放管理,对土壤水肥要求不高,萌发性强,耐修剪整形,可有效控制其高生长,适合近自然化管理,还应考虑病虫害少,对烟尘、风害等抗逆性较强的深根性树种。另外,行道树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宜植株无毒,无飞毛污染,无根蘖,无膝状板根引起破坏道路的地面铺张的树种等等,以盆架子为例,由于气味特殊,多次遭市民投诉。因此,在选择行道树种时,必须掌握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可以考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二是乡土树种为主,兼用外来树种。以其他城市为例,海南的椰子,南京的雪松,长沙、杭州等地的香樟,成都的银杏,桂林的桂花,合肥的广玉兰等,体现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都是久负盛名的城市行道树种。这些乡土树种在长期栽培的过程中,充分适应了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易于成活,生长良好、种源多,繁殖快,就地取材,易于见效,又能反映地方风格特色。因而乡土树种应该是行道树种绿化的主力,它们的主导地位是长期在一个地方自然选择的结果。但为了适应城乡道路复杂的生态环境和各种功能的要求,仅采用当地树种,难免有单调不足之感。因此,应引进外来的优良树种,以满足和丰富行道树的选择要求。南京、杭州的法国梧桐,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暴。但必须强调的是,引进的外来树种必须是驯化成功,证明其具有明显优势时,才可作行道树的选用。如有的外来树种病虫害较多,不利于管护;印度紫檀由于树形优美,曾被引入作为我市行道树,然而作为热带树种,在寒灾中大批冻死,建议在选择时应先论证后种植。
  三是兼顾近期、远期树种规划。城市化进程和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加快,对行道树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搞好规划,减少行道树选择的盲目性。在道路绿化时,就要采取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性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在尽快达到夹道绿阴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长远绿化的要求。如早年新辟道路往往希望早日绿树成阴,采用了速生树种,但其中有些树种易于衰老凋残,影响景观效果。从长远效果考虑,在选用行道树时,速生树种中间可植寿命长的树种,则在速生树种凋残后,慢生性长寿树种长大,继续发挥作用,防止行道树的空当脱节。因此,行道树的选择,应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必须走“先规划,后选用”的路子,严格执行规划。同时,在园林绿化工作的实践中,还应不断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对行道树规划进行专家论证,适当修订、调整,使规划内容不断适应形势,趋于完善。
  四是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行道树的生态功能是尽人皆知的,经测定,道路绿地乔木树阴下要比没有树阴的地方温度低3℃至5℃,带给人们的是一片阴凉。降温、增加空气湿度、滞尘、减少噪音,这几项是人们感受最深的道路绿化功能。它除了以上几个基本功能外,还多了许多延伸功能,如交通功能、景观功能、环保功能等,都是行道树选择的重要标准。但树种本身的经济利用价值也是行道树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之一,在选择行道树种时,特别是乡村公路的行道树,线长量多,可以考虑其经济效益,选用一些能提供优良用材、果实等副产品,便能一举多得,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肇庆市文明路三十多年前种了几百棵海南黄花梨,目前还剩208棵,大苗已成材,这些绿化树除了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外,还创造了近3700多万(估算)的经济效益。我市道滘大岭丫村几年也在社区种植了一大批海南黄花梨,为村集体建设了“树木银行”。
  五是结合道路的建设标准,和周边环境相统一。如要规划行道树上方有架空线路或其他建筑物通过时,最好选择生长高度低于架空线路高度的耐修剪树种,而且树木的分枝点要有足够的高度,最好在同一条道路保持一致,以3米至4米为宜,不得妨碍道路车辆正常行驶和行人的通行。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一街一树,一路一树,构成独特的一地一景的风景,避免千村一面,既能美化道路,还能起到城市交通的向导作用。
  

提案者: 覃何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