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自2011底投入使用以来,高铁虎门站成为东莞市面向全国人民的窗口和名片。高铁站最初设计的客流量为3000人/日,而实际上,通过高铁出行的旅客不断增加,原设计的站场设施和周边配套远远跟不上旅客出行的需求。虽然经过几年的治理,高铁虎门站周边区域环境得到改善,形象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规划建设滞后,硬件设施跟不上,部分问题仍然存在,也导致有关部门在站前管理工作中比较被动。主要表现为:
      一、高铁站周边综合开发进度缓慢
      高铁站开通已超过5年,地铁开通已接近1年,而高铁站周边的白沙站前地区TOD综合开发仍是一片空白。站场周边的购物、餐饮、休闲等场所设施缺乏,旅客无处可去,没有体现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利用发达的铁路、轻轨、公路等轨道交通以及巴士干线,以公交站点为中心,建立集商业、医疗、文化、居住于一身的城市综合圈”的目标。
      二、车站内部设施升级进度缓慢
      高铁虎门站房及站内设施原以3000人/日的客流设计,而现在高铁旅客不断增加,2016年,高铁站日平均发送旅客1.5万人,而原站场候车厅、售票厅面积小,自助设备有限,经常出现旅客购票、取票要排队近1小时的情况,旅客意见较大。


建议:
      随着穗莞深城际轨道、环莞快速二期、滨海大道等道路的即将开通,高铁站地区成为名符其实的交通枢纽,车流量、客流量必将进一步上升。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指定有关部门协同高铁站尽快落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升级硬件配套设施等工作,避免因规划建设滞后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1、加快高铁站周边地区综合开发规划建设工作。落实高铁站地区TOD综合开发规划建设工作,制定高标准的实施方案,规划好金融商业区、混合区、居住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建议由市主要领导牵头,制定实施时间表,指定责任部门,建立问责机制,推动高铁站周边地区综合开发工作,建设成一个TOD枢纽新城。
      2、加快高铁车站内部设施升级。落实高铁虎门站站房扩建工作,增加候车室面积,解决旅客候车问题;增设售票窗口或增加自助取票设备,避免出现旅客排队时间过长现象。

提案者: 虎门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