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改革开发以来,东莞市从一个位于珠三角地区的贫穷落后边陲小县一跃发展成“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作为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城市的面貌和经济格局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此前由中国经济网根据人均GDP、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评选出的中国前20最富裕的城市中,东莞超越大家熟知的北上广深,成为四个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而名列榜首。2016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还来到东莞调研,凸显其不可忽视的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东莞市委提出的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争取在“十三五”期末迈入GDP万亿俱乐部正逢其时。

  东莞有着其他地方没有的优势。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东莞已经具备了一个工业发展先进城市的基础,其制造大市的地位短期内还无法被其他城市所取代。可是,随着东莞的深入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国际上经济深度调整,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国内面临环境约束、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产能过剩等方面的问题,东莞也面临土地资源匮乏,传统劳动力供给不足,创新动力不足,外贸形势不确定等诸多风险和挑战。因此,如何突破发展瓶颈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东莞发展的迫切课题。

  为了应对新的国家和区域形势,解决东莞市自身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也应该继续发扬开放的精神,跳出东莞看东莞,重新审视问题,推动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清醒看到比邻我市的深圳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创新中心,深圳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实现高水平的发展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更重要的是,深圳发展的溢出效应我市是最大的受益者,尽管不够主动,我们近几年的发展事实上已经得到实惠,华为终端总部落户松山湖已是很好的标志。因此,如何以临深镇域为重点更加主动谋求深莞一体化是未来我市实现宏伟蓝图的战略选择。为了主动融入首先要看到我市与深圳相比的差距和不足:

  1、与相邻的深圳相比,东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水平相对落后,城市品质的差距较为明显。而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交通线路陆续开通,我市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逐渐弱化,区位优势面临进一步的挑战。

  2、和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甚至后起之秀的深圳相比,东莞市在教育、医疗、公共交通、文体等公共服务上短板显著。

  3、与其经济发展需要不相匹配的教育科研环境,如何在取得实质性的改善,这才是当前东莞发展的重要课题。

  这些影响城市向高品质、优生活都市发展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汇聚,虽然他们可能向往东莞、特别是临深区镇尚可接受的房价,但其缺乏魅力城市品质和不足的教育科研环境等等往往成为他们决定在东莞安居乐业的掣肘。

建    议:

  1、城市功能方面。以城镇规划修编为契机,主动与深圳在规划层面进行对接。制定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策略,因地制宜地引导临深区镇从规模扩张向功能提升转变,完善镇域功能,提高区域品质,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

  2、交通方面。以临深镇域为重点,依托便利的交通打造莞深置业一体化生活示范区。依托东莞将建成两横两纵交通网络,实现大统筹大联动,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重构,强化宜居化的城市,打造复合城市功能走廊、网络化中心功能体系和特色化功能发展片区。临深镇要充分利用轨道交通、高快速网、莞深联通大桥,进一步拉近与深圳的距离,并充分发挥临深区镇综合成本低的优势,对接深圳逐步外溢的高端产业和优质生活需求,吸引并留住高层次人才,共同构筑莞深产城融合圈。

  3、教育方面。进一步优化教育科研环境,留住这些人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职业教育发展,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构建与东莞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口规模和人才结构。东莞要构建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和营造良好环境,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机制,建立长期有效的高层次人才落户办法,实现教育、科研联动,形成莞深置业生活一体化示范区。在此过程中,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人才激励重于技术开发,营造环境职工与集聚要素,作为城市“软件”的城市文化重于设备厂房之类的“硬件”。因此要营造“工业能致富,教育致大富”的环境。

  4、在人居环境方面。临深区镇依托境内的名山、河川,努力营造山、河、湖、海生活方式,形成与深、港相融合的国际湾区优质生活空间。深圳是全国城市管理最成功的城市。其成功原因在于深圳开放包容的的移民文化,有利于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层次人才置业深圳,,从而孕育了“敢于冒险、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精神。作为相邻的东莞市完全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学习借鉴深圳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及其领先其他城市的创新做法,打造一个深圳与广州之间独具特色的魅力城市。

  5、置业方面。东莞与深圳的分工和合作已十分紧密,东莞应抓紧机遇,积极谋划吸引深圳高端企业管理以及科研技术人才的来莞置业,从而带动东莞和深圳的共赢发展。

  6、统筹协调方面。利用好珠三角一体化3+2合作机制,更加主动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特别是和深圳在合作机制基础上要建立发改、规划、交通、环保等方面的部门常态化联动机制,落实有关工作,发掘新的机会,重大事项更加及时地报送到联席会议去决策。

  总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打造引领东莞经济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劲引擎的临深区镇的莞深置业生活一体化示范区就是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应该作为“十三五”时期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提案者: 兰建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