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截止2015年底,我市公路通车里程5164.5公里,密度209.5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继续位居全省第一位、全国前列,形成“以高快速路为龙头、国省道为骨架、一级公路通镇街”的公路交通网络。但是具有良好道路交通条件的我市,交通拥堵却日益严重,上下班交通高峰期 5-6公里的车程竟然需要40分钟以上,如遇下雨天气所需时间更长,有时一个路口要等7、8红灯才能通过。塞车虽然与我市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违规行驶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也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违规行驶的现象主要有: 有的大车、货车占用快车道,为了规避处罚只是在接近路口红绿灯处才转换车道,有的车速很慢的上路新手也占用快车道;有的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看微信;有的横穿道路变换车道;有的抢占右转车道;有的不懂红灯可以右转的常识,占住右转车道等待绿灯。同时,车辆通过绿灯速度过慢,一个绿灯通过的车辆过少也是造成塞车的一个因素。交通违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会成为一种社会性顽疾,交通拥堵将越来越严重,带来巨大的交通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加剧能源消耗,同时机动车的尾气大量排放,也加重了PM2.5VOCs的大气污染,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2018年我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
建 议:
1. 启动“天眼工程”,整合交通、环保、治安监控等资源,建立智慧监控大平台,全面监控抓拍道路行驶中的违规行为,依法处罚,并及时把违规情况及时通知车主。目前昆明和上海的“天眼”行动,效果显著,违章行为大幅下降,有效疏通了交通,减少了拥堵。
2. 进一步优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智慧交通管理,适应交通需要。
3. 路边的交通状况显示屏要增加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可右转等交通常识的宣传。
4. 交警在执警期间要规范行人过马路行为,净化路面交通环境;提示车辆通过绿灯的速度。
5. 通过微信、信息等形式加大交通知识的宣传力度。
6. 交通巡警要及时巡视道路情况,及时制止乱行车乱停车等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