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根据中发〔2015〕27号《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精神,要加强对传统戏曲的扶持,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推动学校与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7月印发的国办发〔2015〕52号《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其中第七条指出:要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2016年2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16)11号文件提出了实施意见,其中第七项关于加强戏曲普及教育。2016年6月,我市召开了“推动扶持粤剧发展”的动员大会。

  粤剧具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世界级非遗,广东省的主要戏曲,而我们东莞是粤剧的发源地之一。粤剧集中了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岭南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有华人居住的很多国家都有粤剧爱好者和社团,更是广东包括东莞最为接地气的一种文艺形式,在基层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为老百姓喜爱。

  对于粤剧的传承和发展,东莞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实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例如每年拨出专项资金对粤剧创作和对优秀的业余曲艺社进行扶持,这是全省独一无二的举措。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整个文化环境的改变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粤剧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出现了粤剧从业人员和观众的断层。这对传承和发展粤剧曲艺事业十分不利。

  要传承和发展粤剧优秀传统文化,解决艺术继承人和观众断层的问题须从娃娃抓起。为了加强和改进我市中小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目前,东莞粤剧发展中心和东莞市戏剧曲艺协会已经在一些镇街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立了12个“戏曲进校园示范单位”以及镇街青少年粤曲培训基地,旨在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实践情况乐观。有众多的学生踊跃参加粤剧培训班或第二课堂的粤剧社团,尤其得到家长们的通力支持。近几年已有很多由学生主演的节目在国际、国家和省市各类比赛和汇演活动中屡屡获奖。但区区十几个示范单位和基地并不能达到普及的作用,希望我市能给予重视,为弘扬这项传统文化作些努力。


建    议:

  1、将“粤剧粤曲进校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校本课程,鼓励中小学生在音乐教师指导下组建相关课外兴趣小组。

  2、加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师粤剧粤曲水平的专业培训和专业指引。

  3、在一些粤剧粤曲基础较好的镇街筹建公益性的青少年粤剧粤曲培训中心,积极创设青少年学习粤剧粤曲的硬件环境。

  4、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加大粤剧粤曲专业人才的引进,为我市戏曲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提案者: 郑燕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