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东莞被列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东莞设置了六大重点任务,推出了五大改革措施,在加工贸易优势产业基础上,东莞将要探索出一条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继续为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先行经验。
我们认为,东莞要走在其他试点城市前面,确实需要培育一批自有着名品牌。这些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将成为叫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的东莞名片。
而站在企业角度来看,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下,拥有一个过硬的品牌,对企业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东莞企业对创建自主品牌的需求巨大,而香港拥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品牌培育营销专业服务机构众多,莞港两地互补性强。莞港可以以创建品牌为重点,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建 议:
1、深入挖掘莞港双方合作潜力
推动在莞港企创建自主品牌上,莞港双方合作潜力巨大。东莞企业对创建自主品牌的需求巨大,而香港拥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品牌培育营销专业服务机构众多,莞港两地互补性强。然而,数据显示,当前在莞港资企业6500多家,但在内地注册有商标的仅是1221家,只占企业总数的18%;拥有国内注册商标8226件,仅占全市商标总数的5.6%。因此说,莞港在推动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空间广阔,应该深入挖掘双方合作潜力。
2、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更多资源
要创品牌企业自然会增加成本。融资困难、税费繁杂、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涨困扰着企业创品牌。此外,港资企业对内地市场生态欠缺认识和经验,欠缺贸易管道,所以在开拓内销市场不少港企举步维艰。东莞港商升级转型,必须解决资金、技术及人才的障碍。在资金方面,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推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参加转型升级辅导专案。应该鼓励香港的服务机构继续完善与扩大在东莞的服务专案,积极开展与商务部门在转型升级领域的各项合作。
此外,我们还建议通过其它多种形式和途径,在企业与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相关企业、专业人才之间架设沟通与合作平台,促使企业品牌建设获得更多资源和提高实力的机会。
3、跨界合作,借助其他品牌创新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暂时没有能力创建自主品牌或刚创建自主品牌但缺少知名度的企业,应该怎么办?
我们认为,两个或多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共同合作,可以产生新风格,使市场在更多原本不相关的领域里资源共用,进而合力开拓“1+1大于2”的效果,令收益倍增。例如,有钟表企业与电子科技行业合作共同开发智能穿戴产品,时装/手袋制造企业与首饰配饰,鞋业与饰品,家居与厨柜等产品,进行跨界合作,借助其他品牌的效应,创新加工贸易的发展。
4、建议成立“东莞制造”品牌联合社会组织
大部分企业在创建品牌、开拓市场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在各种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如果有政府或非牟利机构大力协助,将可以推动企业更稳健地发展。
建议由市政府物色部分具有成功经验而且乐意为社会奉献的企业,牵头组成“东莞制造”品牌联合发展的非牟利的社会团体。这个社会团体专门致力于推动东莞企业共同发展品牌,帮助“东莞制造”的品牌形成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