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驱动的“孵化器”,是商贸流通的“加速器”,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端枢纽平台,也是城市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既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又有利于推动服务业及其它产业加快发展。
东莞会展业起步于19世纪90年代,自1990年成功举办“东莞改革开放十年成果展示会”以来,东莞会展业迄今已走过了26个年头。近年来,以“漫博会”“加博会”“台博会”“海博会”名家具展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规格大型展会在东莞轮番上演,带动东莞众多产业迸发出新的活力。据东莞市商务局统计,东莞每年举办较具规模的展会60场左右,相当于每6天就有一个成规模的展会。
今年10月21日,在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主办的“2016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年度发布会暨高端学术论坛”上,东莞荣获2015年“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证书,全国排名第三位。
据去年发布的《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实施意见》指出,我市计划用5年的时间,打造“广东国际会议之都”。到2020年,东莞市每年举办具有国际或全国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展览会不少于20个,举办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专业展览会不少于30个,展出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我市会展业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国际展览协会认证的展会偏少、会展高端人才短缺、展馆使用率偏低等问题。
建 议:
1. 提高国际展览协会认证的展会数量,打造品牌展会。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是世界博览业最具代表性的协会,也是世界博览会、展览会行业唯一的国际性组织。国际展览业协会被展览界公认为展览会走向世界的桥梁,经国际展览业协会认可的展会是高品质展览会的标志。广州市获得国际展览协会认证的会展项目达13个,深圳市有6个,东莞市只有国际名家具(东莞)展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的国际化认证。国际展览协会认证的展会偏少必然会影响东莞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
建议着力打造重点领域的高端会展品牌,将名家具展、机械展、织交会、服交会、模具展会打造成为国际级品牌展会。发挥东莞品牌展会的示范效应,把海博会、加博会、漫博会以及台博会做大做强,做成精品。
2. 加强会展高端人才的引进。会展高端人才是会展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要素。由于历史和体制因素,东莞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却发展速猛,对会展高端人才的需求旺盛。东莞目前从事会展业的人员也不少,但相当多的从业人员是“半路出家”,既缺乏系统的会展理论学习,又缺乏办展经验,具备策划能力或创意能力的高端会展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东莞目前既没有专业的会展培训场所和专业的会展培训机构,大专院校也没有会展专业。熟悉会展业务、了解会展国际惯例、富有会展操作经验、持有会展行业人才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匮乏,成为制约东莞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建议积极落实东莞人才引进、培养的各项优惠政策,多方引进国内外高端复合型会展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鼓励中介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会展专门人才。鼓励东莞会展企业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提升从业者素质。
3. 增加展馆使用率。东莞不少镇街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都希望有个平台向外界展示和宣传自己的产业,建设新展馆的内在冲动,导致东莞展览场馆建设面积的扩大远超出展览项目的市场需求。目前东莞市每年都举办展会的展览场馆有9个,可展出总面积达28.63万平方米。若以东莞每年平均举办 50个展会来推算,每个展馆每年平均举办不足6个展会,再加上东莞大部分的会展都是集中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和常平会展中心,有些镇街的展馆空置率高达60%,展馆使用率低下必然导致展馆资源浪费以及恶性竞争。
4. 推进会展业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会展业组织和知名会展企业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和引进知名国际会展企业先进的办会办展理念和管理经验。支持本地企业到境外举办展览活动和参加国际展会。主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广东自贸区建设,创办和承办国际大型会展活动。既可以吸引国(境)外知名会展企业和机构来东莞设立区域总部或办事处。也可以采取与国外会展机构合作办展等方式,提升东莞会展业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