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相关系列政策,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有序发展民宿出租”,为发展民宿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东莞有优美的自然环境生态,浓厚的水乡和山区特色文化,2016年4月12日,东莞市委副书记、水乡管委会主任姚康一行前往道滘镇,调研该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建议打造特色民宿样板;12月24日,白房子(新基)创客社区开业仪式暨“水乡·重塑:麻涌水乡国际民宿设计成果展”在东莞麻涌镇举行。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市民对周边游的关注以及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使东莞的民宿行业大有所为,所以东莞应积极整合文化、商业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宿样板,大力发展我市民宿经济。
民宿行业的空前增长,市场需求的激增,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然而当前品牌民宿普遍认可度较低,对于部分主打小而美的民宿,媒体宣传及品牌知名度受到限制。同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尚未完善的市场、难复制的非标性、以及创业者无法用情怀推动市场发展等各种因素,都阻碍着民宿前进发展的道路。
建 议:
1. 注重文化创意,提升吸引力。
大众对文化和精神的消费需求为旅游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民宿在发展过程中,要将我市开放的多元文化结合文化创意体现在氛围、环境、基础设施、特色商品等方面,成为民俗+文化的结合体,让游客更加近距离接触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提高游客的体验性。
2. 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从一定意义上说,民宿是“农家乐”的升级版。民宿的初期发展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差等问题,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质量以及旅程舒适等要求的提高,民宿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产品品质。同时要重视产业的带动功能,与农副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农村绿色产业、现代物流业和“民宿+互联网”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在具有一定的经营经验基础上,产生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3. 政府协调社区利益,规范管理。
民宿一般是在乡村地区和一些特色古民居等地区发展起来的,既要鼓励多元模式,又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要坚持尊重农民意愿,支持农民自主经营,同时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能,坚持“放手不放任”,注重在宣传引导、统筹谋划规划、制定产业规范标准和合理扶持政策、选树典型示范、加强规范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
4. 建立标准化民宿管理制度。
旅游标准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规范,民宿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和引导,会严重影响行业整体形象。政府可借鉴台湾经验,制定相关的准入机制,明确民宿开业基本条件、开办程序等事宜;对民宿的经营主体、服务设施、安全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做出详细要求,从而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