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出现了空气、水源、食品等污染现状,老百姓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保健食品以其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等特殊的保健功能,备受中老年、妇女、亚健康等特定人群的青睐,保健食品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我市注册设立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计10家,年度销售额俞十亿元。鉴于保健食品行业对老百姓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中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新修订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等内容,并规定了违反行为的处罚。《食品安全法》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于2016年8月8日发布了《关于加强保健食品会议营销监管指导意见的通知》(粤食药监办健[2016]371号),其中就部分不法经营者以会议营销方式销售保健食品的经营行为,及利用虚假宣传等非法手段,以中老年人为销售对象进行非法营销的现象,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整治措施。
然而市场上仍有不少保健食品公司,通过免费赠送礼品、免费组织参观总部基地等活动召开大型产品说明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参与,推销人员通过贴心、关心服务,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在听取夸大其辞的产品宣传后,不理性购买高价值保健食品等事件频繁曝光。而产品本身无法等同于药品,无法起到治疗效果,消费者在使用无效后引起投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十分巨大。相关部门经过几年的整治(三打两建,打击保健食品“四非”),收到较好的效果,生产经营秩序也在逐步规范,但保健食品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违法经营行为更加隐密,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建 议:
一、加强保健食品的科普宣传。利用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多渠道媒介,根据保健食品消费人群特点,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强化保健食品非药品,不能取代药品治疗效果的知识普及,引导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正确认识保健食品,理性消费。
二、加强保健食品市场宣传及广告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虚假、夸大的保健食品广告的查处力度,严格规范保健食品会议营销行为,对以组织免费旅游、参观活动等为幌子,采用虚构疗效、夸大功效等方式推销保健食品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监管。
三、完善物价管控机制。保健食品行业普遍存在价格虚高、实物销售与网络营销定价存在价格差的现象,建议联合物价、工商管理部门,加大调控保健食品物价虚高的现象。
四、提高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素质。倡导保健食品行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通过法律法规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
五、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建议在社区、养老院等地开展多元化养老服务,有效整合政府、养老院、志愿者、子女等多方资源,为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快乐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找寻丰富精神寄托,从根源上消除老年人对保健食品及推销人员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