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一、体育产业背景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国家出台相关政策。〔2014〕4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6〕37号《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2016〕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2015年全国体育产业总值1.7万亿元,占GDP比例为0.8%。
二、东莞体育产业现状
(一)未形成社会协同创新的产业链条
――东莞篮球产业、塘厦高尔夫产业博览会为例
东莞标志性的篮球项目有着从CBA八冠王的广东宏远男篮,到专业体校多年龄段新锐沉淀,省、市、镇街、村、组民间赛事、大中小学校联赛完整的框架,始于2002年的全市东莞民间篮球赛事在十几年的火热氛围中,不断创新,但目前仅限于依靠各级政府拨款组织比赛,并没有形成相匹配的产业优势。
2016第八届塘厦高尔夫球博览会,有110个参展企业,30多家塘厦本土企业参展,外地企业60%,塘厦镇依靠世界最大球会观澜湖球会的优势,全镇有140多家生产销售企业,高端的场地条件和莞深地理位置,有资金的运营公司,吸引莞深高端消费群体,签于高尔夫项目的参与门槛较高,参与人群少,塘厦也正在中小学校推广,普及群体,发展体育产业带动体育事业协同发展。
如何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和协会,构建体育事业、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创新链条,是发掘我市篮球体育产业消费潜力的关键。
(二)未形成健身休闲服务链条
――东莞市首届户外运动节为例
10月28日,举办东莞市首届户外运动节,以“体育搭台经贸唱戏”方式,倡导“体育+”,与展会、竞演、公益、旅游相结合,举行4个群众体育活动,为期1个多月,20000多人参与体育锻炼, 86家企业参展。参展商家包括体育培训、销售、管理、亲子教育等,商家对此次组织形式反映非常热烈,在宣传商品同时也期待能提高成交协议和合作意向。
从此次活动中可以看出,推进通过赛事促进体育与其他业态的互动,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对接融合,形成集健身休闲的产业链条。
(三)未形成综合支撑的链条
――东莞市东城首届体育健康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为例
11月8日,东城街道举行东莞市东城首届体育健康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46家商家企业参加,商家的董事长、总经理和法人代表,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共60人参加,16家企业负责人会上发言。代表发言主要集中以下两点,一是对体育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二是政府有具体的实施意见,搭建平台,能真正得到实惠。
从商家的意愿可以看出,希望能抱团取暖,把户外运动体系建设作为平台载体,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园区和户外运动基地,形成以大众健身、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竞赛表演为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服务产业体系。
建 议:
(一)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体育服务机制,出台《东莞市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镇(街)体育管理部门以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和资金效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赛事,依托体育社会组织协会组织活动、由专业的体育公司执行赛事,促进民间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开发市场消费潜力。
1.购买主体。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主体是市体育局及各镇(街)体育管理部门。
2.承接主体。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包括依法在东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成立的体育组织,以及依法在东莞市工商管理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承接主体的具体条件由购买主体会同财政部门根据购买服务项目的性质和质量要求确定。
3.购买内容。制定《东莞市公共体育服务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包括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
4.购买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东莞市政府采购网公布购买的服务项目、内容以及对承接主体的要求和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建立健全项目申报、预算编报、组织采购、项目监管、绩效评价的规范化流程。
5.资金管理。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公开、透明、规范、有效。
6.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对购买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等进行考核评价。
(二)设立“东莞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东莞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按照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设立“东莞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培育打造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改造升级体育事业发展的传统引擎,作为引导资金或引入投资公司资本运营,依托“互联网+”“金融”,吸引知名的体育公司加入。
1. 管理职责。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包括优质项目补助、配套项目补助专项补助三种。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为专项资金的统筹、管理和协调部门,财政局是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部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体育局。
2.资助对象。符合东莞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相关资金落实到位,对本行业发展有引导推动作用,能够产生显著示范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册地为东莞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已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拥有自主商标权,在《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11个大类37个中类52个小类中的体育企事业单位。
3.补助的方式及标准。优质项目补助是对单位自主申报、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优质体育产业项目予以补助。配套项目补助根据国家省资助项目具体再补助,专项补助根据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项目补助。
4. 监督和责任。在项目的申报和审批、资金的支付等财政分局、审计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并协助领导小组提供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的有关情况。
(三)举办高水平的体育产业研讨会、创新比赛
积极举办高水平的体育产业研讨会、创新比赛等形式,吸纳高水平人才来东莞发展,形成人才高地,体育产业项目的孵化基地。形成体育产业的品牌阵地,开发一批品牌赛事,逐步形成有资金,有人才带动的联盟。
1. 结合承办2019篮球世界杯,举办中国(东莞)篮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论坛。
2. 联合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举行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路演。
3. 联合万达、阿里等大型互联网体育公司举行研讨会,并引入适合东莞实际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