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和珠江三角洲有利的地理位置,经过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艰苦劳动,东莞的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在这一成就的背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却不尽如人意。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市务工人员年龄在31岁—50岁占50.5%,在莞居住工作10年以上的占27.7%,他们中大部分孩子正处于学龄阶段。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各项要求,通过积分入学、放宽计划生育、购买学位等多种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但是积分入学和购买学位的门槛目前相对偏高,手续繁琐,入学后还存在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大部分镇街存在供求大于供的局面,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无法入读公办学校,无法享受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


建    议:

  1、 小学、初中入学申请取消计划生育加分项。国家已经放开二胎,况且计生与入学捆在一起的做法早已令人诟病,也与相关政策不符。

  2、简化积分入学手续,只需要提供房产证明、社保证明、工作证明和其他加分项资料即可;合法稳定收入的证明用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证明。合法居所证明用房产证明或居住证。在东莞的社保证明可以直接在社保局平台查询打印的证明。

  3、小学阶段积分入学后,初中不需要再积分,可以直接申请到就近初中入学。

  4、入学名额再放宽,公办学位不足的,可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5、义务教育阶段积分方式可以简化,可按如下几个方法进行录取:

  (1)几是合法稳定收入、合法居所、在莞社保均达3年以上的其子女可直接入围。

  (2)有房产的在东莞购买5年以上社保的可直接入围。

  (3)可参考积分入户方式,分数达到80或100分以上可直接入围。

  (4)如按以上2种方法录取,积分学位还有多的,再按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如积分学位不足的,镇街与市局可以向民办学校再购买学位。

  6、以往插班生名额每个镇街只有几个,太少了,远远不能满足中途转学来莞入读的学生,还有在上一年申请没入围的学生,建议每个镇街根据上一年没入围的人数适当放宽插班名额,让上一年申请不成功的家长看到希望。

  7、初中升高中,不按照户籍录取,所有非莞户籍但在莞有完整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学籍的学生与户籍生同等对待,统一录取分数线、统一标准录取。



提案者: 王晓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