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目前,全市利用网络预约挂号,方便群众看病难的举措在各大医院开始推行,这一方面极大地缓解了群众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为医改展现了一个新的方向,但由于网络就诊刚刚启步,因此还有进一步完善的需要。

  挂号预约缓解了挂号难的压力,但并没有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目前来看主要反映在下面几个方面上。

  1. 专家门诊中同类病的专家有时间限制,有的一个星期只能预约一次,对于病情特殊复杂的病人和希望得到专家诊治的人来说无法享受到网上预约的便利。

  2. 网上预约后只是解决了挂号难的问题,但看病依旧不方便。根据医院规定:网上预约后需定时去医院拿号进行排队就诊,如果超时,除取消预约外,还有违约记录,患者需提前一到两小时去医院拿号,然后与门诊挂号的患者一起排队候诊,看病的人若多,有时需要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才能看到病。

  3. 现在各大医院分科很细,一般患者因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常常迟疑不知挂哪个科才正确,不少患者因错约了专家号而更增加了看病的难度。


建    议:

  1. 预约系统除能提供同一医院专家和医师的就诊时间外,还可参照淘宝网搜索同类物品的方法提供同一类专科专家在不同医院就诊的时间信息,使患者能有更多的选择范围,疾病得到及时的诊治。

  2. 预约系统应根据不同的医院、不同的专家看病的实际情况给候诊病人提供一个就诊的时间估值,估值越接近实际情况越好。一方面,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择院就诊和择时就诊,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大医院人多拥挤混乱的状况。

  3. 预约系统应提供详细的就医指南,一般普通的病和常见病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指导如何就诊,复杂的病和特殊病则需分析疾病症象,必要时举出例案供患者参考。以方便患者在网上快速择科就诊。

  4. 网上预约应该增添家庭医生项目,使一些突发病和急症患者以及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能得到上门服务的诊冶。避免因时间延误错过了最佳诊治期。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可参考滴滴打的的设置。先收集整理制作一些有资质的,可以流动的医生个人资料库。然后分类(专家,主治医生,普通医生 )。(中医,西医)。根据不同类别设置不同诊金供患者选择。

  5.  将家庭医生就诊纳入社保。在财政不太富裕的情况下,首先针对65岁以上的老人和特困户给予家庭医生就诊的便利。然后,在财政宽裕的情况下逐步提供对更多人群的帮助。

  网络就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疗改革也是广大群众最关注的民生大事。期待东莞市政府能率先完善网络就诊机制,开出一条网络就诊的新路,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