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跨境电商物流业的背景分析
1.东莞跨境电商已经初具规模
2014 年10 月4 日,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其中电子商务物流工程被该中长期规划列入了重点工程。东莞市已经加大投资力度,2015年东莞市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补助资金已经拨付给8家企业1000万。东莞作为一座外贸城市,大型综合跨境电商园区有十个,分别分布在虎门、长安、东城、松山湖及凤岗等电商重镇,同时在十四个镇街布局了跨境电商微型园区,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物流还是采用传统模式。另外东莞市对面向大众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没有广泛推广,人们想去跨境电商实体店体验购物很难找到地方,不知道网址,宣传力度不够。随着跨境、跨区域在线购物方式的迅速发展,需要政府关注与重视,做好支持与保障,为电商物流业发展护航。
2.跨境电商物流业刚刚起步,有些问题不可避免
撕掉长长的胶带,打开纸箱,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制品包了一层又一层,拿出商品,然后把一大堆包装材料扔进垃圾箱,这是很多人收到快递后常见的举动,大量废弃的快递包装正在成为我国环境污染“大户”。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按照平均每单快件使用1米长胶带计算,2015年全国快递业所使用的胶带总长度为169.85亿米,可绕地球赤道425圈。东莞是一个电商业发达的城市,快递业在社会消费中比重很大,物流业的绿色发展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和推进快递等绿色物流对发展跨境电商大有可为,如果不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我们的快递物流业就很难融入全球经济。
建 议:
1.加强顶层统筹,建立统一、综合、多层次的规划体系。
建议东莞市设立跨部门的区域规划统筹协调机构,对涉及区域规划的重大决策、重大问题、规划方案负责。建立以全市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平台,以跨区域城市群规划为补充的全域空间与次区域空间协调的规划体系。编制技术规范和数据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区域动态信息平台,为制定、实施规划提供保障和支撑。
2.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高效快递物流体系
推进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平台力求建成一个连接电商平台、经营企业、跨境物流和政府监管部门等所有环节的综合信息平台。配套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高效快递物流体系,制定快递商品条码标准统一的电子面单,构建无人化物流仓库及其自动识码平台,构建共享社区智能快递柜网络和快递综合便利驿站网络,减少重复建设,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绿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快捷服务。
3.建立绿色包装工程
促进现代物流产品包装设计源头上的绿色化,制定针对快递包装材料选择和运用、包装以及填充规格、包装物的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以期指导和约束物流业的合法化、规范化和绿色化。鼓励行业科技应用,促进传统产品包装设计理念提升。政府应鼓励电商采用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和回收再利用,财税部门应对“绿色包装工程”实施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
4.建立包装回收系统
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在技术上完全可以解决,但缺乏统一标准,这就需要从法规、政策层面进行顶层设计。通过政府采购、贴息、绿色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快递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如以玉米淀粉为主料的淀粉基塑料包装使用。通过定时定点回收,集合中转,统一运输至专门的回收处理中心点加工处理,实现再循环使用。无论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是促进快递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5.支持使用合规的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
城乡物流配送覆盖面广,最后几公里配送使用快速节能的交通工具是快递业实现低碳发展的举措,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快递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降低网购用户的到货的速度。
6.加大宣传力度,减少中间分销环节
东莞制造正在转化为东莞创造,东莞自主品牌需要在全球传播,需要建立自己的全球分销渠道,互联网给中国制造带来跨时代机遇。动用各种宣传工具,让东莞自主品牌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宣传,使得企业的产品更贴近用户,及时响应买家需求,绕过繁冗的分销体系,直接与全球消费者进行对接,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