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近几年来,我市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环省绿道,每个镇区均开放公益性质休闲广场、生态公园,在美化环境,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健康城市品质提高生活质量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是,作为发达地区之一的东莞市,全市至今没有一个公益性的儿童主题公园,而其他全民性质的开放式公园,要么是缺少儿童活动设施,要么是已有的儿童活动设施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广大家长市民不得不带孩子舍近求远,到周边的广州、深圳等城市去活动,去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这种状况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由于建设儿童公园周期长,投资大,选址上需要有合适位置的存量土地,涉及到规划、建设、财政等多部门协调,短期之内难以实现,为尽快改善我市公益性质儿童活动设施严重缺失的现状,建议先采取在现有大型公园内增设儿童活动设施的方式,尽快改变现状,在建设健康城市的进程中增添靓丽的风景线,在周边城市起到辐射作用,带动东莞经济的发展。


建    议:

  一、全市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公园内首批增设儿童活动设施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意调查,筛选首批具有代表性、人气较高,历史悠久且出行方便的人民公园、植物园、滨江体育公园、东城体育公园、南城体育公园等大型公园,增设儿童活动设施,对已经配备了儿童活动设施,但设施陈旧破损的大型公园,如人民公园等陈旧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适当添补新设备,充分发挥其用武之地,同时达到免费推广的效果。

  二、儿童活动设施的选择上应注重安全性、趣味性、多样性

  为避免争议,减少资金的重复投入,在儿童活动设施的选择上,要保证安全,选择无毒、无害、无异味的绿色环保材料,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

  三、儿童活动设施的选择要与时俱进,满足教育功能

  儿童活动设施设置上要用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标准,考虑长效性,争取一部到位,选择上要符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集休闲游乐、体育健身、文化科普、安全教育等多种趣味,充分满足儿童健身、娱乐、教育的功能需求;同时考虑设置适合亲子同玩的器材,方便学校、幼儿园组织集体活动,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儿童活动设施的选择要多样性,提升城市档次,吸引

  儿童活动设施的选择考虑多样性,可采用器材模式、雕塑、花坛、喷泉等景观模式,鼓励儿童亲近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乐趣,陶冶情操,培养孩子的品性。

  五、发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运行模式

  1、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导各大型公园的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按照设施的配备标准,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添置或完善儿童活动设施;对于积极完成甚至是超额完成配备工作的大型公园,给予资金或设备的奖励和支持。

  2、通过社会组织、企业以捐赠设备冠名的方式投入;在日常维护、管理上,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管理模式上加以监管,实现收支平衡,减轻财政支出。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