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7—9岁正是他们口腔内第一颗恒牙(六龄齿)刚刚萌出的时候,它的健康与否,对人的一生是否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窝沟封闭是指不损伤牙体组织,将窝沟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当它流入并渗透窝沟后固化变硬,形成一层保护性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目的,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方法。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推广的预防儿童牙齿窝沟龋的适宜技术,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使用历史,可减少蛀牙90%以上。
我国儿童后牙窝沟龋占龋齿的80%—90%,小学生正处于换牙期,新生的恒牙如果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窝沟龋的发生,既能极大降低儿童龋病患病水平,又能降低个人经济负担和社会医疗资源消耗。国家卫生部于2004年发布的《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确定的目标——到2010年人人享有口腔初级卫生保健。2007年底,卫生部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口腔卫生工作,明确指出要加强学校开展窝沟封闭的工作,将窝沟封闭作为一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列入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免费提供的儿童保健范畴,让更多的儿童受益。为此,中国口腔学会建议7—9岁的儿童进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做一次“窝沟封闭”,儿童可终生受益。
我国一些城市近来多年都有财政全额支出确保本市适龄儿童口腔保健的工作,如北京市、杭州市、青岛市、广州、深圳等城市开始将全市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被列为市政府年度民生实事,由财政承担恒牙窝沟封闭的成本和劳务费用,免费开展恒牙窝沟封闭。2015年,由中央财政补助的公共卫生项目——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窝沟封闭)该项目落户我市,其目的是支持在项目地区建立儿童口腔卫生工作机制,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基层口腔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对适龄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牙齿窝沟封闭等,当年免费为1468名儿童完成4090颗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任务,但距离全市适龄儿童人数和需求相距甚远。如果东莞市政府推动,进一步儿童覆盖面扩大到全市(选定小学二年级适龄儿童约12万人),将显著减少儿童蛀牙。
为加强我市儿童口腔保健,推广窝沟封闭治疗,有效开展预防工作。建议将儿童窝沟封闭项目列入东莞市民生实事项目,免费向适龄小学二年级儿童提供服务。
一是建立组织。卫生行政部门牵头搭建我市三级口腔病防治体系,体系由市牙防中心、区域性口腔疾病防治中心、各镇基层牙防机构组成,市牙防中心负责全市口腔卫生工作指导;区域性口腔疾病防治中心挂牌在口腔科较强的镇街医院,并承接分区的窝沟封闭项目等实施工作;基层牙防机构挂牌在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
二是加强宣传。口腔健康教育应当与学生所接受的普通教育同步进行,应使学生得到口腔健康知识,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观念,对不健康的行为进行早期干预,提高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为保持终生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是落实经费。为了确保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医疗质量和及时下发经费,各实施单位以每月报表为准,及时组织抽样复核;按月将所需经费下拨到各实施单位。经费分两部:1、成本和劳务费:每封闭一颗牙补助100元(含窝沟封闭材料费),预计总费用约4000万元,50%为工作人员的劳务补贴,每月下拨实施单位。2、表彰奖励:对认真组织义务宣传、医疗服务质量好,且经口腔专家组复查,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的单位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