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工业固体废物,俗称工业垃圾,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固体废物两大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市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工业固体废物除部分综合利用外,还有相当大部分没有得到妥善处置,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工作虽然在多次的全市性工作会议中都有提及,但大多是远景性的规划,短期内未能见到真正的成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源头上未作分类处理。工业固体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对环境危害程度不一,但现在大部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被混在生活垃圾中处理,对土壤、空气、水源等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对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申报、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等方面都作了规定,但在日常监管中,环保部门重点对工厂产生的废水、废气进行了重点治理,但对工厂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是否有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如何分类处理似乎欠有力措施。
  二是缺乏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施。除了能出售谋利的工业废物被回收利用外,余下的工业垃圾,目前只有两个途径:焚烧、填埋。按工作职能划分,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职能在环保,生活垃圾的处置职能在城管。但环保方面目前全市还没有一个工业垃圾的处理场,城管方面在一年后将逐步关闭全市的垃圾填埋场,所有生活垃圾实行全焚烧零填埋,而且现时无论是焚烧处理厂还是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都明确规定不处理工业固体废物,严格拒收工业固体废物,入场垃圾一旦发现有工厂产生的油纸、包装物、布匹边角料等,都要求退回,更不用说其他的工业垃圾。

  三是偷倒工业垃圾问题严重。有鉴于工业垃圾无接收途径,垃圾清运公司亦经常拒收工厂产生的任何性质的工业垃圾,从而造成工业固体废物被随意偷倒的问题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瓶颈问题。同时,在发现偷倒的工业垃圾后,要求环保介入处理时,通常要先取样化检,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否属危险品后再考虑如何处理,过程快极也要几天,变成影响市容环境的时间拉长。


建    议:
  (一)严格执行和逐步完善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环保部门要掌握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流动情况,防止非法转移处理。根据《固废法》规定: 国家实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建议环保部门要切实执行此制度。
    (二)实施分类管理制度。市环保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分类鉴别管理制度,严格区分危险废物、普通工业固体废物和重点管控工业固体废物,并会同市城管部门对相关类别的工业固体废物的鉴别方式和处理方式作指引。要求工厂企业必须在源头上将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三)加快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步伐。马上启动麻涌海心沙的东莞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处置基地的建设,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环节的规范管理,改善工业固废物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的现状。
    (四)适当焚烧减量。《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2014》都规定焚烧厂可以处理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议由市城管局会同环保局共同研究界定与生活垃圾相近的工业固体废物的具体名录,在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完善前,由城管局协调我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企业,接收处理个别适宜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的工业固体废物,以缓解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无出路的问题。
    (五)大力打造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支持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建设工业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确保有效化解工业垃圾处置难问题。

提案者: 常平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