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东莞市的交通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立足东莞实际,已经形成别具特色,基本满足市民出行需要的公交系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系统的改变以及市民对公交系统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市公交系统也存在路线规划不科学、统筹不足、等待时间长、形象不佳等问题,逐渐成为市民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经初步调查分析,目前我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以下两大方面问题:

  一、公交系统线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市公交系统的线路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市区线路规划、各镇(区)线路规划、跨镇区线路规划,还有少部分跨市(跨广州深圳相邻镇区)线路规划。这样的线路规划直接导致了多个不同的公交公司(单位)直接管理自己的车队,形成不同的收费标准和系统、公交车的型号和标志也差别很大。客观来说,这样的线路规划相当于“土地承包到户”,解决了部分公交的资金来源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我市公交系统的发展,较快地建立起我市的公交系统,为市民提供了出行方便,促进了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市制造业发达,务工人员较多的情况下更是发挥了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变化,以及市民对公交出行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线路规划已经显示出弊端,引起市民的不满。相对于周边广州和深圳等市的公交发展更是显得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我市共管辖32个镇区,还有1个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镇区管辖的面积本来就小(例如石龙镇,望牛墩镇等),镇区公交线路短,部分镇区公交老旧,线路规划少,而且不合理,收车较早,等待时间长,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另外对于公交公司而言,经常面临出行公交车坐车人较少的情况,也造成了公交资源的浪费;

  2、市区公交基本覆盖的是东城区、南城区、莞城区和万江区以及周边镇区边缘,基本是以各个汽车站为串联点,例如市汽车总站(万江)、汽车东站、南城汽车总站等,市区的公交车形象较好,收费统一,但由于覆盖的面不足,为了照顾多个上车点,结果导致部分线路的设计绕路严重;基本收车较早,导致乘坐大巴抵达东莞的人员错过末班车而要打车,对东莞形成不好的印象;另外,由于最近几年东莞私家车逐渐增多(我市已经成为轿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路面越来越拥堵,特别是早晚出行高峰期间,这样导致一个很不好的结果,就是选择公交出行的市民等待时间延长,据了解高峰出行时间公交公司已安排加密公交的发车频次,但仍然难以解决这个突出问题,导致部分市民对公交系统失望更加优先考虑开小车出行,又进一步加剧了路面的拥堵,形成恶性循环。

  3、我市跨镇公交线路较少,发车时间间隔更长,而且基本是在各个汽车站作为起始点,途径市区的线路比较少,这样导致想从市区去镇区的市民可选择公交少,如果要选择公交出行面临着需要多次转公交,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只能强迫选择出租车或者选择自驾出行,又导致出行成本的大幅提高和路面拥堵。目前轨道交通2号线的开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2号线所途径镇区(例如石龙镇、茶山镇、厚街镇、虎门镇)的这个突出的矛盾。

  二、公交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市存在不同的公交公司,管理上不统一而导致的矛盾也有所加剧,主要体现在:

  1、收费不统一。市区公交是统一收费,有些是分段收费、个别有些还不能刷东莞通。对于初来乍到的人给人混乱的感觉,相对于周边城市特别是广州深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公交车的形象不统一,多种多样,差别较大,大家在选择公交出行的难以评判好坏,欲想投诉也不知道如何反应情况;

  3、发车间隔时间不统一,相对其他城市较长。间隔5分钟-8分钟发车的占比很低,一般都要10分钟,大部分跨镇区公交要15分钟,遇到路面拥堵,甚至更长时间。根据市民反馈,等待时间长也是市民投诉公交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市民反馈有的等待时间达到30分钟,甚至有些达到40分钟,就连在市区等待超过15分钟的也非常常见;部分公交线路途经的站点较多,行走路线比较偏。比如X 11路,从万江出发,穿过整个南城最后到达东城妇幼保健院,途经30多个站点。

  4、收车时间较早,大部分公交收车时间在9点以前,只有部分公交线路收车时间为10点半,让少部分下班较晚的市民或者选择晚上娱乐的市民只能选择出租车或者网约车,造成出行不便。

  5、没有夜班公交车。对于上夜班的市民造成不便,而且不安全。从经济的角度的确保留主要线路的部分公交车会导致资源浪费,但开夜班车对市民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我市的文明程度。

  6、乘坐公交的优惠政策还不够,例如中山市乘坐低至1元,广州也有乘坐到一定次数就打折(6折),东莞基本执行九折优惠。

  7、没有公交专线,例如旅游巴士,双层巴士等。


建    议:

  一、 加强规划指导

  1、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流量整合市区和镇区公交资源,建议合并或者分大区域合并公交线路,例如根据水乡片区、中心城区,东北片区、临深片区、滨海片区,东北片区、松山湖片区等重新整合公交系统。

  2、充分调研后建议解决公交车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可以在高峰出行期间加大发车密度,主干道和拥堵严重的道路建设公交专用车道保证畅通;统一公交车形象,统一管理;

  二、完善公交管理

  1、充分利用我市地铁开通的有利形势,优化地铁站的公交资源配套,建议做到“一站一车”能到达大部分镇区;

  2、建议开通夜班公交车,延长部分主要线路的收车时间,或者可以加开最后一班车的晚班车,适当拉长晚班车发车间隔减少资源浪费;

  3、建议开通专线巴士,例如旅游巴士、观光巴士,偏远路线巴士,提高我市文明形象。

  4、鼓励公交出行,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多宣传环保出行理念。

  尽量做到统一收费,如不能则加大宣传力度,尽量减少收费种类和标准。




提案者: 九三学社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