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分别用三个十年的时间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市、由内源经济向外源经济、由工业化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蜕变,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奇迹。然而,过去三十年以土地资源为支撑、以村镇为主体的自下而上分散式发展路径正陷入发展瓶颈。当前东莞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转型的巨大压力。当此之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探索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三规合一”。以经济区理念统筹推动组团式发展,科学规划和完善城市功能,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城市格局。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构建更加清晰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好上级赋予我市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立法权,探索开展立法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东莞市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

  由于传统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分别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土地部门、发改委三家部门编制。而三个部门各成体系,导致三种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充分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规划标准“打架”“内容表述不一”“数据彼此矛盾”甚至规划结果上相互矛盾。给规划实施带来了诸多的障碍,同时也造成城乡资源的浪费和政府行政管理成本的提高。“三规合一”并非指只有一个规划,而是指只有一个城市空间,在规划安排上互相统一,同时加强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标准体系、规划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使规划真正成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龙头。


建    议:

  一、参照广州市的做法,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办公室和专责小组,保障人员安排,推进全市“三规合一”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国土、发改、规划的副市长为副组长,指导全市“三规合一”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由市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国土、发改、规划局局长担任副主任,代拟市“三规合一”工作总体计划,组织完成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技术规范起草工作,组织完成“三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制定对各部门“三规合一”工作推进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计划和考核标准,协调各部门组织的专业规划与“三规”的对接,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专规小组,成员由市规划、国土、发改及相关技术单位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全市“三规合一”项目的统筹协调,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审查对接工作,负责“三规合一”工作的技术研究等等。

  二、收集整理“三规合一”基础资料,主要包括规划、发展改革、国土、环保、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的规划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审批数据等,促进“三规”在数据、目标和标准的协调统一。重点针对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边界不统一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城乡建设用地差异分析图,研究提出协调的原则和方法,统筹划定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形成一张蓝图。

  三、建设“三规合一”信息平台,将城乡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土地资源(含土地储备)、环境保护、交通等涉及空间要求的信息要素纳入该平台,通过数据安全共享和互联,便于发改、规划、国土、建设、环保、水务、交通等部门审批过程中统一沟通,实现一站式选址、规划用地等审批体系。并实现与广东省智慧城乡空间信息平台、生态控制线地理信息平台、国土资源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联动,实现数据共享。



提案者: 九三学社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