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美国制造业回归及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摆在国家及地区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围绕经济发展实施科技创新,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成果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在科技创新中作用突出。以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能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以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为重点,能构建科技创新创意产业群;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后盾,能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知识产权对激励科技创新,促进“双创”工作具有基础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工作方针的深化和延伸,明确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双创,保障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双创”环境中,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知识产权服务人员,尤其是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重视知识产权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激励,既是建设知识产权的需要,更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
东莞市紧紧围绕“争创广东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先行市”这一核心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和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及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
但也面临高端人才示范作用不突出问题。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是引领辐射和示范带动东莞知识产权事业的核心保障。但综合能力要求水平较高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东莞市尚未形成长效的引进培养机制并缺乏一定激励措施,因此,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对东莞市知识产权工作引领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尚难以满足科技东莞的需求。
因此,建议强化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措施,提升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知识产权强市,更重要的是奠定“科技东莞”新高度,为“双创”注入持久动力,最终,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建 议:
一、强化政策导向,重视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的重要作用,建立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政策。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知识产权局协同,建立东莞市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制度。
(一)突出产业发展导向,重点引入急需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建议人社局围绕东莞市核心发展战略,聚焦东莞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引入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产业、行业、领域中,急需的高端知识产权人才。
(二)突出高端引领,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政策条款。建议人社局强化政策导向,重点引入世界级知识产权人才、国家级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等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将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纳入“人才东莞”支持范围。
(三)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丰富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政策待遇内涵。以人为本,对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入户入学、生活医疗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制定特色政策。
二、推进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制度实施及奖励工作。
三、构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培育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高校和院所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始发站,企业是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的实践基地。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起一座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桥梁,利用高等院校与企业平台优势,协同打造出全新的知识产权高端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