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在东莞的许多道路主干道上,普遍设置了固定式护栏,设置护拦的目的是规范交通,使交通更加顺畅,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如意,护栏的设置不但没有减轻交通压力,反而使情况恶化。

  机动车道路中间设置固定护拦,未能使交通顺畅,而且因为设置护栏交通更加拥堵。以市中心重要通道为例:

  一、元美路(东莞电信至玉兰大剧院、科技馆),元美中路(从东莞科技馆至青少年活动中心之间)、市图书馆至阳光中心小学门的石竹路。设置固定式护栏后,交通压力非但不减,反而增加,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拥堵情况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交叉路口无开口,如:从鸿福邮局到科技馆红绿灯路口,中间有两个丁字路口,一个连接玉兰大剧院,一个连接科技馆,这两个路口都没开口,所有的车辆要全部集中到科技馆或鸿福邮局红绿灯路口调头,而在上下班高峰期时有大量的车需要从对面转入中心广场,并且调头处距离红绿灯过近,造成左转车辆与调头车辆挤在一起,占据左车道,实际是将原有的三车道缩减为两车道,再加上有车辆临时靠右停车,实际能通行的只有一车道,严重影响通行速度,增加拥堵压力。在石竹路,阳光中心小学丁字路口及图书馆路口等主要路段情况同样如此。

  二、东城石井路路段,学校与大型社区集中区域。石井支路集聚了学校、大型居住区,车主在开车至学校路段也设置了固定护栏,如东莞东城的虎英小学、天骄峰景隔壁的师范附小等学校门口周边都设置了长短不一的固定护栏,有了这些护栏看似给过马路的孩子们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但同时也增加了交通的压力,但在平时非上下学时间段或周未节假日有了这些固定式护栏显得是多余的和不美观的。例如:虎英小学门前的道路也是公务员小区,天骄峰景、愉景花园、星河传说等周边楼盘入住人员上下班去到市区的主要出入道路,同时虎英小学大门口也正对着东莞大型社区星河传说东门,这个东门也是星河小区的最主要出入口,里面住着上万户家庭,在没有设置护栏时,从小区出来向左转弯可去公务员宿舍和天骄峰景、石井方向,向右转弯可以去往虎英公园和东城酒吧街方向,自从虎英小学今年10月份开学后,学校周围路段不但设置固定式护栏,并且学校往迎宾路方向的丁字路口处设了不得左转弯调头的标志。这样从东门出入的几万人要去石井、公务员小区和天骄方向的车辆,必须向右转沿迎宾路驶到接近翠峰路交汇处红绿灯前十米才能够调头,再绕一大圈才能再驶到星河传说东门对面的马路再前行到公务员小区或石井方向,这大大增加了迎宾路路口的交通压力,使得去石井方向的车辆必须要绕过迎宾路的十字路口,在上下班高峰期增加了迎宾路口的拥堵。影响了整个东城片区十几万人每天的出行。

  三、非主城区,以万江区泰新路为例。泰新路两边并没大型社区,除一些村居及部分小区外,人口聚集较多的就是万江中学。从万江中学北门向大莲塘红绿灯之间有三个路口可以由泰新路拐进水蛇涌社区。平时车辆并不多,在没有设置护栏时,即使在接送学生车辆较为集中的周五下午及周日下午也从未出现过交通拥堵情况。而自从加装护栏后,从泰新路拐进水蛇涌社区的路口由三个变为两个,且开口较窄,造成左转及调头车辆拥挤在一起,交通不顺畅,再加上接送学生两个时段经常会出现堵塞。另外,两个开口处过小,而水蛇涌社区内有工厂,一旦有货车转入社区就会增加转角,行使一台货车占用三个车道,将所有的车逼停,如遇上下班车辆较多就会堵车。

  
建    议:
  一、交通部门再对设置护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仔细进行护栏安装前后实际效果对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护栏设置的必要性。或者,如果有必要设置护栏,应增加交叉路口的开口处。

  二、交管部门在设置直行调头时要进行实地数据调研,在人数出入多的地方合理设置调头路口。直行调头与左转弯调头至少要有800米距离,才不至于调头的车辆与等红灯左转的车辆都在红绿灯处等侯。

  三、采用新型护栏。建议交通繁忙且有交通“潮汐现象”的路段,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更是加重了拥堵现象。针对该情况,在交通导流改造中采取可变式的“潮汐移动护栏”。即: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出城车辆多时,增加出城方向车道数,减少进城方向车道数。所以建议不用固定式护栏,而是用可移动的护栏,或者雪糕桶,可根据上下午高峰随时增加或减少车道,缓解交通压力。

提案者: 王雪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