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GDP已经是世界第二了,每个人的健康变得更好了吗? 据报道中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每年增加1000万人;糖尿病患者9240万,1.4亿人的血糖还在增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亿,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慢性病占年总死亡人数的85%,是导致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重视,将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我们在努力的改善生活,却用不好的习惯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掌握疾病预防科学知识是民众改变不健康生活行为和习惯的前提,要把这些知识普及给民众。因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从而整体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预防大过治疗作用,我国目前的健康素养还是非常低的,怎么提高?要讲科学,也要讲艺术”。
建    议:
  一、组织专门的健康教育机构和人员,针对问题,希望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创新全民健康的预防体系,提高老百姓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解决生活方式病,努力让群众不生病或者是少生病,从源头上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二、健全教育网络、开展分类培训、实施综合干预、推动合作共建以及构建健康社会。能否成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推行网格化管理,做到市有委员会,乡镇有服务中心,社区有健康保健员,家庭有健康明白人。建立覆盖公共卫生机构、计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室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网络,依托这些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大力培养“健康保健员”、“健康指导员”、“家庭保健员”等健康教育队伍。
  重点抓住妇女和儿童这两个群体。坚持不懈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抓住家庭妇女这个人群,从饮食烹饪的健康技能提升入手,就把一家人的胃都管好了。
  健康旅游刺激升温,实现了“以健康促进小康”。达到迈开腿,管住嘴,促进健康的目的。
  探索构建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社会大健康机制,以及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全民健康体系,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健康社会。

提案者: 林海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