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是祖国未来,幼儿教育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兴旺,少年儿童是否能够接受优质教育,不仅是广大家长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东莞要实现进一步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住房、工资、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之外,下一代能否享受到优质教育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市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全市的中小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师资水平等方面都迅速提升。相比之下,我市的学前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否则,与我市“广东省教育强市”的荣誉称号格格不入。
一、学前教育欠普惠。近年来,虽然市镇两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总量逐年增加,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明显偏少。如2015年的全市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中,学前教育仅占3.06%,而对同样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职教育的投入已达到8.51%。由于财政扶持力度偏低,导致公办幼儿园的建设进度缓慢,同时财政部门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激励机制单一、奖补资金不多,也导致了社会力量申请开办普惠性幼儿园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我市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发展。据了解,截至2016年9月底,我市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开办的幼儿园有1022所,其中公办(集体办)幼儿园198所,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19.4%,未能达到广东省关于公办幼儿园比例达30%以上的要求;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73.5%,也没有达到省定目标80%的要求。
二、办园质量待提升。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办园最新标准》,经过四年的努力,截至2016年9月底,我市仅有16所幼儿园通过了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验收,成为省一级幼儿园;484所幼儿园通过验收成为市一级幼儿园,全市规范化幼儿园共500所,占比为48.9%,与标准中规定“2013年底,要求达到珠三角地区规范化幼儿园比例60%以上”的要求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的办园条件、软硬件配置、教职员工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距离。
三、建园分布欠合理。目前我市各镇街(园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尽人意,发展不平衡。如莞城、东城和南城的户籍数约占全市的20%,公办(集体办)幼儿园的占比却不到5%;一些住宅区的开发商按规定缴纳了教育资源费后,当地政府却迟迟没有规划建设学校和幼儿园,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教师素质待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市幼儿园教职员工约3.9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约2.06万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64.7%;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职称)1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0.71%;初级职称697人,占比3.39%;未取得职称的19718人,占比95.90%。由此可见,幼教队伍素质整体偏低。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全市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绝大多数幼师的年收入(含五险一金)为3.5万元左右,远远低于各中小学校教师的平均收入,造成了幼教职业缺乏应有的吸引力,难以招到优秀人才,更难以留住人才,一些素质较高的幼师在培训学习之后,也往往会另谋职业。由于工资待遇低,流动性大,即使教育部门有计划对幼师队伍开展全员培训,也不能有效提高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严重制约了我市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建 议:
一、大力扶持普惠幼儿园。建议市镇两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在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加大奖补力度,探索更多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改善办园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升保教质量,让更多的民办幼儿园成为高质量的普惠幼儿园。同时,建议有条件的镇街(园区)率先尝试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筹,开启我市义务教育从学前教育开始的新局面。
二、积极鼓励办园规范化。除了普惠性,还要在办园质量上狠下功夫。建议市镇两级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和扶持省级、市级规范化幼儿园的创建工作,让更多的幼儿园尽快达到《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办园最新标准》的要求。创建过程也是幼儿园的硬件、软件、幼师素质、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对于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能力、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化建设民心幼儿园。学前儿童上幼儿园,除了学习游戏玩耍和学习一些基本常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家长安心工作。因此,幼儿的接送是否方便、快捷、安全,幼儿园的管理是否能让家长真正放心,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建议市镇教育部门根据现有幼儿园办学规模,以及二胎政策后幼儿增长的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同时,广开渠道,整合资源,鼓励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居民小区和社会各界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开办高质量的幼儿园;加快制定出台我市新建改扩建居住小区配套学前教育设施等规定,实行人性化办园,优化布局,建设民心幼儿园,满足各单位职工和广大市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提待遇强素质促提升。根据我市目前的状况,要保证幼师队伍人员稳定的关键是提高幼师工资标准,完善幼儿园教职员工福利待遇,让幼师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建议市教育部门加快制定出台我市幼师待遇标准指南、培训指南等,积极鼓励幼师在我市长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爱心的幼师队伍。同时,教育部门可充分利用我市高校优势,加大幼师培养基地的建设力度,拓宽幼师来源渠道,强化幼师职业素质、业务素质培训,通过财政专项补助等方式鼓励在职幼师继续深造学习,积极参与专业职称评定,并严格落实幼儿园教职工持证上岗制度,有效提升幼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我市学前教育的办园质量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