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深莞惠一体化政策全面实施以来,特别是深圳房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深圳的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毗邻深圳的东莞镇区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东莞市一直针对镇区一体化建设做了不少工作,近年来取得明显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一些亟需关注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
1、主要是城镇建设质量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体现在东莞市老城区、集贸市场、一些新建小区、公园路段都存在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新建小区的建设标准偏低,水、电、路等设施配套不到位。例在东升路段的君逸名轩花园小区,因在东城和寮步的交界处,成为无人管理路段,道路坑坑洼洼,路边到处停满汽车,人行道被汽车占据。晚上没有路灯,只有花园住户家中发出一点惨淡的灯光,走在路上,非常担心被人抢劫。离东莞成为生态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人文关怀备至的新型宜居城市还有一段距离。东莞是一个以镇发展为主的城市,但是有些镇建设水平不高,没有形成统一规划建筑风格,部分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忽视内涵塑造,没有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大量的破旧民房,很难适应由密集型产业向创新性产业结构的升级。
2、镇的管理不完善。不少镇存在公用设施陈旧且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普遍存在“脏、乱、差”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居民文明程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外界对东莞的认可程度。特别是2008年后,部分厂房和民房年久失修,成为危房,道路破旧,严重影响镇区可持续发展。以松山湖区为例,松山湖打造高端国家科技产业园和风景区建设,并带动了周围产业,但是其附近的大朗,大岭山,寮步的规划和建设没有跟松山湖形成统一的布局,以万科生活广场桥两侧松山湖和大朗进行对比,两侧差异会导致对东莞整体印象不会因为松山湖提升,主要原因没有形成村-镇-街道(区)的统一规划。
3、镇的现代产业发展缓慢,周围环境变化缓慢。大多数镇规模企业不少,但即使是龙头企业,也对周围镇区的治安,交通,文化等的提升太慢感到不满。特别是东莞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教育产业、医疗产业等在东莞发展相对缓慢,缺乏高端产业带动。
4、村-镇-街道(区)一体化成本会越来越高,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东莞经济重新开始以较快速度发展,村镇出现了新建建筑,在中国经济长期L的情况下,需要保证建筑寿命以提高东莞长期的市容,但如果各镇各自为营进行规划和建设,不能形成统一管理和规划,将吸引不了高端产业,在人才结构提升和人才吸引难度会更大,后期东莞的发展会一直依附于深圳,可能会存在新的瓶颈。
建 议:
1、进一步里清街道(区)-镇-村的发展思路,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村镇建设发展上,应妥善处理好总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明确各镇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色、资源优势等方面的差异,优先发展具有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镇。以松山湖为例,建议对周围的大朗镇,大岭山和寮步镇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严格限制不符合城市建设容貌的建设。同时对有特色的镇区,可以进一步统筹规划特色旅游产业、高等教育产业、高端医疗产业。
2、形成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增强村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设立村镇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村镇发展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编制。特别是道路规划和危房改造等“脏、乱、差”影响市容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位于街道与村镇,镇与镇交界位置。政府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费用应把镇区纳入统一管理,同时进一步明确用于村镇规划建设的专项资金比例与数额,提高村镇形象,提高东莞吸引力,以利于东莞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村镇和东莞市的政府职能,理顺关系,合理布局资源分配。特别是文化影响力较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村镇,上层政府应指导但适当下放有关管理权限,并建立相应的道路建设规划和维护规划,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以大岭山森林公园为例,周围的民房建设毫无特点降低大岭山森林公园的吸引力,且局部路段交通年久无重新规划,中间以混凝土分割,毫无美感,影响大岭山森林公园的影响力,需要根据风景区特点布局道路,以及改善镇容。对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村镇,应当进行资源整合,更高层次可考虑从高等教育出发,引进国内外著名高等学府作为分校进行发展。宁波、昆山等引入国际分校提高当地高端教育水平,而深圳更是引入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著名高校以提高城市竞争力。深圳地理位置狭小,却在高等教育上大幅增加投入可见人才吸引的重要性。东莞市虽然有东莞理工学院,但是高校需要有集群效应才能带动整体的科研文化水平,因此东莞应该重点考虑引入2-3所知名高校以提高当地的人文环境,并甩脱以往的城市形象,才能保持东莞高速发展,成为创新东莞的基石。
4、加强重点镇改造建设,政府指导进行以点带面,形成新的发展模式。立足培育高端产业为长远发展目标,对重要镇的特色发展给予指导和扶持,深化改革,推进高端创新。东莞市28个镇,虽然都有特点,各镇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反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镇容急需改善。再以松山湖到大朗为例,松山湖的交通设施较好,但局部路段形成环路,道路布局存在一定的封闭,虽然对控制犯罪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对大朗的发展形成辐射效应时发现道路没有打通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在加强治安的同时,有必要在政府指导下,将松山湖的点带面的作用发挥,增加沿线道路连接口连接各镇,学习松山湖的经验,带动周围镇的发展。通过政府指导进行以点带面,既能统一松山湖以及周围的城市形象,又能让松山湖发展的模式扩大到周围镇区,带动发展。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东莞市特别是市、镇交接处的基础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结合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目标,积极推进旧城区的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程,特别是城中村改造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对各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镇路网体系建设,建立以东莞市中心城区为枢纽,以东城、南城、莞城为节点,以各镇为网点,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使中心城区道路与周边镇、镇与镇道路连接;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尽快将东升路段的君逸名轩花园小区的道路进行修缮、路灯亮起来、汽车车位进行划位,有序停放,让住户有一个优良的居住环境,提高城镇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