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座谈会上,提出了要立足新常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指示。根据这个指示,市委书记吕业升同志提出了加快发展,争取在“十三五”期间东莞GDP迈进(近)“万亿俱乐部”的战略目标。从全国范围来看,十年前与东莞发展基础相仿的地级市,如苏州已于2014年跨越了GDP万亿的台阶,而东莞去年的GDP为6275亿元,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十三五”期间东莞经济增速保持年均8.5%测算,到2020年东莞GDP只能达到9400亿元,离万亿的目标还有差距。
建    议:
  1.制定长效机制,更加有效的对存量优势企业实施“倍增计划”,实现精准扶持。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按民营制造业、加工贸易企业、已上市企业(含新三板)、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四个类别,各选取50家共200家企业,“十三五”期间力促这些存量优势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倍增”。为了更好的落实“倍增计划”,应该建立市政府长效机制,实现精准扶持。一是要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所处行业、所在镇街、主要困难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挂点领导,利于更快更好的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要求入围企业编写“业绩倍增计划书”,详细列明每半年的业绩增长计划,以及需要政府协助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让企业和挂点领导都目标明确、问题清晰,利于工作落实;三是每半年将企业业绩情况和困难解决进度与计划进行比对,可以及时对完成情况良好的企业进行奖励或鼓励,也可以对挂点领导的扶持工作进行评价。

  2.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企业通过 “产业+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

  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基本上所有传统行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但是企业实现互联网化的初期投入是较大的,特别对于民营中小企业而言更是不小的负担,近年来东莞政府虽然已实施了一系列鼓励企业“+互联网”的政策,但是对于数量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其覆盖面和资助力度还是远远不足的,建议政府增加财政投入,进一步扩大资助覆盖面和资助金额,促使“+互联网”在东莞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以“东莞港”的快速发展为契机,通过直接的优惠扶持措施,吸引更多商贸企业落户东莞,增加东莞的GDP和税收。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庞大的市场需求,近年来“东莞港”发展形势喜人,港口物流吞吐量连年大幅增长,然而因为东莞传统上是制造业城市而非商贸城市,国内外主要大型商贸公司注册地都不在东莞,这就造成了虽然过境东莞的物流量很大,但是大多没有落地成为东莞的GDP和税收,而商贸企业的落户,不需要消耗土地等产业配套资源,不会产生环保、安全等危害,属于投入少、负担小、见效快的现代服务业。因此建议市政府借鉴宁波、太仓等国内港口城市的普遍做法,对落户东莞的商贸企业根据其纳税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通过沙田镇东莞港政府有针对性的吸引货物在东莞港进出的外地商贸企业在东莞设立总部或者运营中心,这类企业的流动性也较大,只要我们的政策有吸引力,很快就可以吸引他们落户东莞,把贸易增加值及税收留在东莞。

提案者: 民盟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