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期发展最重要的基石,也是社会文明与发展的重要一部分。企业文化与城市文化息息相关,尤其在东莞,外来人口占据总人口的大部分,而这些外来人口绝大部分都来自各个企业,怎样让外来人员融入到城市文化生活当中来,对城市建设很重要,对企业稳定发展很重要。
一是据网络数据东莞外来人口超过630万,占东莞全市常住人口比例超过77%;据东莞文化广电新闻网信息,2016年东莞4街区28镇累计组织645项文化活动,但没有专门针对外来人口(即企业员工)的。
二是工业园、企业所在地缺少配套的文化娱乐设施。各级政府没有实地的需求考量,仅靠企业自身能力和认知所配备的简单且少量的设施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企业员工群体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是大量的企业员工生活单调。接受文化活动的渠道少、内容缺乏,企业员工群体素质提升缓慢,生活质量在低层次徘徊,而这个群体又是如此大的体量,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形象,也严重影响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
四是相当一部分政府层面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缺少效果评估。比如很多村镇的广场文化演出大部分观众是老人家或社会闲散人员,企业员工不知道演出信息。这边在演出,员工在加班,结果是行动做了,但影响面太小,起到的作用很小,变成流于形式的面子活动了。
建 议:
一是应从制度层面对文化资源向企业倾斜,修订相应的制度。企业员工占常住人口如此大的比例,文化资源的分配使用应该有制度保障。这样,政府的资源才能惠及这个体量庞大的群体。
二是设置企业文化专员。市镇社区三级政府都应配置专职人员,负责组织落实企业文化活动的组织。全市的企业员工有这么大的人数,政府应设置专门的组织和人员来做这项工作,只有配置了组织和人员,把这个事当成重要的工作来安排,进行结果调查考核,那就一定可以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形成影响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打造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传播正能量,为城市美好生活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活力,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打造真正优秀的东莞文化,才能让外来人员真正融入城市建设与生活中来,成为城市的主人。
三是充分把市镇级、社区级和企业三点一线链接起来,制定年度计划。通过组织企业员工观演、送演出到企业、定期组织社区企业联动活动、市镇联合巡演等多种形式,把企业内部文化活动同市镇、社区有机结合起来。很多政府组织的活动质量都很好,远远高于企业自行组织的活动,要加强文化活动的信息传递,有人提前组织,要充分的让更多的企业员工成为受众,这样才有效果。甚至可以考虑费用共担的方法,让企业负担一部分合理的费用,让各项活动长期丰富开展。
四是充分用好社区资源,把文化广场变成企业文化活动的主场地,增进交流与融合。很多企业不具备全员活动需求的场地,而很多社区的文化广场却大部分时间闲置,要让各级社区主动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条件支持,各级社区要美化、提升文化广场的设备资源,鼓励并欢迎企业使用文化广场,让社区广场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歌舞不断欢笑连连,在服务企业员工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并且增进当地居民同外来人员的交流和融合,这对于当地人民生活和社区繁荣发展,包括治安提升都是大有益处的。
五是加强荣誉文化教育,加大对优秀企业员工的荣誉表彰。设定市镇社区三级层面的奖项,定期对外来优秀人员进行奖励,树立榜样标杆,结合积分入户等政策支持,增加外来人员作为新莞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六是结合企业员工生活实际,大力开展年度主题活动和专题栏目,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等传播渠道,对广大企业员工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最近东莞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叫《我们的故事》讲述外来人员在东莞打拼的经历,我们看了很受启发和教育,也很接地气。我们应该让文化资源为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服务,宣传的目的是塑造典型---这些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宣传的目的是影响更多的人---更应该制作一些企业员工喜爱的栏目,让更多的企业员工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