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员子女是近年来逐渐衍生和正在成为一个需要广泛关注的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的群体是无辜的, 不仅饱受生活的苦难,同时还要承受因父母吸毒或犯罪给他们造成的心灵创伤,他们比留守儿童更需要关注和重视。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查获在册吸毒人员有3万多人,仅2016年强制戒毒人员有 5034人,这其中,就有不少强制戒毒人员家庭中有未成年子女。目前,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心理健康没有保证。生长在吸毒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缺少亲情的关怀和爱护,性格和行为容易偏激,价值观容易扭曲。二是法治教育不到位。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涉毒人员子女生理、心理特点的法治教育。面对父母的影响,他们缺乏犯罪的抵制能力、行为的判断能力,规范的法治意识,以及求助的技能和渠道。三是社会救助机制缺失。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对涉案人员的子女关注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体系化的社会关爱、救助机制。涉毒人员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上一代的负面影响,外又面临随之而来的社会歧视和身份标签,多重因素影响,极易使他们心理和行为发生扭曲,容易诱发犯罪。
建 议:
一、建立社会帮扶网络。建立关爱吸毒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集纳社会各方力量,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开展送温暖活动,并使之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利用民间和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力量,如团体、基金会等,大力发挥第三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的支持作用,积极发展专门为吸毒人员子女提供支持、保护和服务的慈善机构。
二、加强法治教育。着力探索针对吸毒人员子女身心特点的教育内容和模式,将学校、社区的普法禁毒教育与涉毒人员子女专项法治帮扶教育并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包括毒品犯罪在内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高面对犯罪和困境的求助能力。
三、加大心理关爱力度。1、加强对涉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帮扶。司法机关在办案中,可邀请心理学专家、社会调查员提前介入。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涉毒人员子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帮扶,排解心理障碍,帮助他们融入社会。2、成立相关社会组织,组织吸毒子女参加如辅导、讲座、参观、游览等活动,使吸毒人员子女都扩大视野,增强生活信心和韧性。3、邀请有关心理专家面对面进行心理调适,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增强他们的自信并提升能力。4、招募针对吸毒人员子女教育的志愿者,定期为孩子们讲课、辅导,对有心理、学习、行为障碍的孩子,形成“一对一”帮扶,在心理上给予服刑人员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四、健全相应的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划,完善针对吸毒人员子女的社会救助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邻里、单位、慈善公益组织等多方联动的关爱机制。如对在经济上缺乏生活保障的涉毒人员子女,社区和民政部门可以不定期上门看望、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对没有合适监护人的涉毒人员子女,福利院、社会机构可介入照顾未成年子女,协助指定监护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