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省危险废物处理场现状。
  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场规划布局不均衡,现有设施处置能力不足。
  目前,我省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废物处理场共有5座,年处理容量约为11.82万吨(详见下表)。
                                                                  全省有资质的飞灰处理厂情况一览表
       序号    城市                法人名称                                             设施地址                            核准经营规模(吨/年) 飞灰处理规模(吨/年)
         1   广州 广州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公司         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良田村东端                    45000                          41000
         2   深圳 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龙尾路181号                    431500                       2000
         3   深圳       龙岗区东江工业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龙岗区坪地街道年丰村打石窝                            11000                       6000
         4   惠州       惠州东江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石屋寮南坑/惠东县            73000                       40000
         5   中山 中山市威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市南朗镇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内    29200                       29200
  由于危险废物处理场规划布局不均衡,造成部分生产能力较强,相应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多的区域,出现没有就近填埋场可用的窘境。此外,本省现有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总容量不足,不能满足广东省特别是工业发达地区处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使得地方政府环保压力加大,管控难度倍增。同时,还加大了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
  2. 东莞市危险废弃物处理现状。
  我市尚无危险废弃物填埋场设施。
  目前,我市仅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3座,分别位于塘厦(日处理能力600吨)、虎门(日处理能力800吨)和樟木头(日处理能力300吨),总填埋能力为1700吨/日。因为是生活垃圾填埋场,不能用于危险废弃物填埋。且由于东莞市生活废物填埋需求量较大,部分填埋场也面临封场、提标或扩容的局面。
  3.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需要危险废弃物填埋场设施。
  垃圾焚烧产生飞灰属于危险废弃物,需要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
  当前,东莞市每日收运的生活垃圾超过10,000吨,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约73,000吨/年。
  由于我市没有危险废弃物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一直以来都依赖深圳、惠州等周边城市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协助处置。由于属于危险品长途运送,吨飞灰成本超过1960元。然而,深圳、惠州具有飞灰处置资质的单位受核准处理额度的限制,均优先满足本地区危险废物处置需求,每年只同意接收东莞市的少量飞灰,并逐年减少。我市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陷于无处填埋的窘境。
  目前,我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飞灰多采用在厂内暂存,或稳定、固化后运往外地填埋场填埋的处理方法。厂内暂存飞灰,涉及环保刑事责任。一旦出现环保事故,不但企业受处罚,还会影响我市环保形象;稳定、固化后外运,往往因为运输价格高,造成生产成本加大,影响企业环保、无害化处理积极性。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预计到“十三五”末,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逐渐增加和收集清运系统的不断完善,全市每日收运生活垃圾预计可达14,000 吨。届时,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将超过100,000吨/年。届时,因为没有危废填埋场可用,飞灰无害化处置将面临更大压力。
  为彻底解决飞灰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安全隐患,降低飞灰处置成本等问题,满足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填埋需求,建议我市尽快推进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
  
建    议:
  1. 加快推进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
  东莞市人民政府在《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已就完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提出要求,计划在2017年建成谢岗、常平镇飞灰安全填埋项目。
  如前所述,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均存在飞灰无处填埋的困惑。目前因为飞灰处置,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都面临经营成本过高,环保压力过大的问题。临时过境其他城市飞灰填埋,还面临着政府许可和道路环保风险等各种压力。
  因此加快推进飞灰填埋场建设成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共同期望。
  2. 采用PPP模式实现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项目,有利于工艺改进、效率提高和成本控制。新的环保标准对固废处理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标准的规定,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项目将对业主的技术实力、运营管理、单位成本控制等提出全面的要求。采用PPP模式实现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可减少政府财政一次性支出的财政压力;二是通过设定稳定、微利、合理的投资收益,可调动投资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三是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提高保障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化运营水平;四是有利于实现项目监管和运营分离,通过分工、合作,实现政府、企业责任分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互利局面。

提案者: 黎俊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