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静态交通问题,东莞作为人均拥有私家车最多的城市之一,停车位供给远远不够。近年来,交通的拥堵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在莞人士的关注,停车难、乱停车现象也层出不穷,极大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给东莞城市建设及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城市停车难问题不仅是严重的社会与环境问题,还可能成为国家发展汽车产业、城市道路交通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顺利实施的“瓶颈”,解决停车问题刻不容缓。为此,应充分认识所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从目前来看,东莞市停车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停车泊位紧缺。从停车位供应来看,停车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停车位数量与汽车保有量比例严重失衡,致使停车往往一位难求,产生极大的人力物力浪费,加重废气污染。
  (2)随意停放现象严重,部分司机的文明素养不高,随心所欲,乱停放车辆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是城市主次干道,凡是足够停放车辆的公共绿地、体育活动场、居民院落位置都成了停车场,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3)现有停车设施利用率低,部分停车设施规划不合理。在对外开放的公建配置停车场和路外公共停车场,由于停车收费的价格存在差异,加上车辆停放方便程度不同,造成地面停车场利用率远远高于地下停车场利用率,有位没车停,有车没处停,泊位不规范,加剧停车位紧张矛盾。
  
建    议:
  1、加大停车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整合道路资源,从车辆停放、收费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治。针对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医院、商场、酒店餐馆等地方修订既有规划方案、加大停车场建设面积,从而有效抑制车辆乱停放现象发生;加大对司机的教育,做到文明、合理、有序停车;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使公共停车场能物尽其用,井然有序。
  2、智能化立体停车库能有效解决停车需求与停车空间不足、停车空间扩展与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是智慧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鉴于智能化立体停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少、空间利用率高、建设周期短、泊位造价低、营运效率高、存取安全快捷、可远程查询预约、节能环保的特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我市实际出发,建议在停车特别紧张的地段优先建设大型立体停车场,政府从规划、建设、改造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智能化立体停车库的建设和经营建,以实现从地面向空间发展。
  3、建议市政府出台鼓励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和税收扶持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多建一些公益性质的立体停车设备,相关部门同制造企业签订建造设备的日常养护和维修设备承诺书,以保证安全运行。
  4、重视鼓励引导私营停车场建设,对营业性停车场减免税。在繁华和拥挤的路段,机关和事业单位尽可能开放部分内部停车场供社会车辆使用,允许按规定收取停车费用;让部分挪用、闲置停车场恢复停车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体系,加大停车的行政监管力度。
  5、通过政府引导,推进多元化投资、多渠道建设、规范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强疏导管理等措施使我市停车难的问题得以解决,也为全市解决停车难问题树立样板。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商业功能区、住宅区及公共娱乐场所等的配套和改进,为市民创造便捷、畅通、安全的交通环境。

提案者: 何思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