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我市提出“倍增计划”及向“万亿俱乐部”冲刺的目标,但现阶段我市土地开发强度已逼近50%,大大超出了警戒线,仅次于深圳居全省第二。众所周知,土地是无法复制的资源要素,支撑我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备用地已捉襟见肘。由于我市早期规划普通存在容积率偏低情况,导致后备土地资源紧缺。尽管近几年我市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因此获2014年、2015年广东省节约集约用地一等奖。但为了保障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在坚守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仍需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全面的统筹、更科学的规划、更大胆的创新、更深入的挖潜、更大幅的增容,进一步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一、由于历史原因,我市镇(园区)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互动及反馈机制并不完善,出现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协调情况,这已经导致一些早期已审批项目面临行政风险。或不抓紧调整已无法保证我市重大项目依法依规加快落地。据了解,我市须为27个镇(园区)的总体规划进行修改调整,此轮27镇(园区)总体规划修改,共涉及260多个重大项目300多个地块的调整。
  二、市区和各镇中心区内的很多旧厂房、闲置用地和“三旧”改造项目受早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限制,其容积率与附近周边区域的土地容积率低很多,比较粗放,集约化利用不足。如继续按照原来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容积率大部分已明显偏低,实际上已经匹配不上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需求,也将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我市“三旧”改造项目还因为政策问题,近一两年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
  三、近几年,省下达给我市的用地指标每年1万亩左右,但全市建设用地需求每年约2.5万亩,用地指标紧张。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减少,同时,由于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全市60%以上的镇街没有超过500亩的可集中建设地块。我市经济增长需求与日益匮乏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建    议:
  一、根据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调整和创新,理顺城市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协调的情况,从整体上调整未开发土地容积率,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水平。具体来说,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上把握全局、科学统筹,控制性详细规划上兼顾实际、着眼长远,提高增量投资项目的集约用地水平,通过诸如用地容积率调增、产业园区集群创新、园区配套设施高度共享、镇村用地联动统筹、低效用地再开发、提高增量项目投资强度等举措,实现增量土地资源的集约开发,最大限度节约新产业和增量投资的占地空间,为我市未来可持续发展预留必要的土地资源空间。
  二、 加快“三旧”改造项目相关政策的落实,盘活低效的存量用地,以战略眼光较大幅度调增“三旧”改造项目的容积率,简化审批流程和提高审批效率,在加快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实现存量用地开发使用效率最大化,缓解我市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实现我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整体协调倍增。
  三、根据201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中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第二十四条:“鼓励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的政策,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大力引导和鼓励我市有需求有潜力的企业利用存量用地扩建扩能,推动我市存量企业在不增加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产能和经济效益的倍增。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规划、调增容积率等一系列举措,实现我市增量和存量土地使用效率倍增,进一步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将有利于助推我市实现“倍增计划”、促进我市早日迈入“万亿俱乐部”、缓解我市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保障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提案者: 钟振强,陈海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