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大力发展,网络俨然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人民群众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网络运营商的业务内容亦日渐丰富,其广泛普及离不开电力、通信以及广播电视等相关行业的支撑。近年来,各运营商施工人员进村(社区)进行架线、敷设电缆、设立配电箱(柜)等项目,因没统一规范、各运营商各取所需,致使部分村(社区)出现因乱凿乱挖、乱树电线杆、乱拉乱接线缆而造成绿化被毁、路面留下沟痕、楼幢之间缆线如蜘蛛网等不雅现象,严重影响村(社区)整体环境的同时更是埋下不少消防安全隐患。
据我镇群众反映,低涌村、高埗村、新创社区等19个村(社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线缆乱拉乱接的情况,对我镇开展环境卫生建设工作造成一定阻碍和困难,更是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一定威胁。今年8月,我镇三联村便发生了因运营商不规范乱拉电缆导致过往车辆挂断电缆的状况,造成三联村通讯中断,对受影响的群众在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另亦存在房屋外墙体上乱拉乱搭电缆导致墙体瓷砖脱落砸中汽车、输电线和网线混绑险些造成火灾等情况。
造成目前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网络线交越和搭挂的原因。经查阅相关资料,及赴村(社区)向群众了解调研,造成此状况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一是各通信运行商对线路的走向缺乏长远的规划,线路架设随意性较大;弱电之间路由资源未共享,各自为战,重复投资,导致杆路增多;运行商之间为了拓展业务,抢占市场,无论有无用户需求都先把光缆架设进去,导致进村(社区)入户线路过多。
二是线路安装施工单位为了图方便,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架设(敷设)线路;同时线路更新换代步伐加快,重新架设(敷设)安装光缆过程中,对老旧弃用光缆、杆路未及时予以拆除,影响美观。
三是我市经济比较发达,各类施工工地比较多,施工建设过程中占有、损坏部分原有的管线、路由等设施、设备,且情况不太乐观,使线路单位无法按规范要求架设线路,导致临时走线比较多。
四是村以及老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未预先埋设综合管网,由于建设综合管网投入费用较大,建设周期长,而架空线投入成本低,安装速度快等特点,导致架空光缆增多;用户私拉乱接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已覆盖全社区,丰富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然而,通信线、广播电视线在建设及搭设过程中,不但自身线路走向混乱,而且与电力线路交越、搭挂现象严重。因此,为优化村(社区)人居环境,保障村(社区)电力通信线路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规范村(社区)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网络交越和搭挂。
1、设立牵头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对各自电力、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线路杆线进行一次统一限期摸底排查,并设立相关工作台账;
2、在排查基础上,各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按排列整齐、规范有序的原则,技术指标集中拟定整改的相关。同时按指标要求,各部门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统一进行图纸规划和设计;
3、由于涉及面较广,建议按照分步限期实施的原则,加快各线路的整治。
线路交越和搭挂的整治,我们相信是提升区域整体形象需要,也是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