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2015年8月,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首次提出了“倍增计划”的概念和路径:通过产业链整合、业态创新、兼并重组、总部经济和资本运营等方式,挖掘优质企业规模效应的存量,实现企业规模与效益的“倍增”。而做大做强存量企业,就必须走效益挖掘、内部管理提升的集约发展之路,推动我市重点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是实现效益与营收倍增的重要举措。
卓越绩效模式是国际上广泛认同的绩效管理方法和工具,全球约有80多个国家、我国有20多个省级行政区以政府质量奖的形式推广此模式,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通过实施卓越绩效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效益与规模的倍增。据统计,1990-1999年美国国家质量奖获奖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是685%,是标准普尔指数企业投资回报率的4.2倍。
我们走访了几家获得“东莞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发现,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后营收和效益均有明显提升。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实现“倍增”的典范,该公司2013年销售额约116亿,利税合计约2.5亿,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后,该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化工仓储和化工行业综合服务商向创新型化工行业综合服务商的转型。到2015年(2016年数据未完成统计),就实现销售额约165亿,比2013年增长42.2%,利税合计约4亿,比2013年增长60%。
建 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认识到卓越绩效模式对提升规模和效益的作用
一是加强政府层面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的宣讲、宣传,利用各种媒体推介实施卓越绩效管理企业的经验,形成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合力。二是由质监等职能部门组织重点企业的高层参与卓越绩效培训和观摩学习。通过培训使企业高层认识到导入卓越绩效对现有管理方式的补缺、整合,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平。组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赴深圳、广州、东莞等地的政府质量奖得奖企业取经、交流,实地考察中看出其价值,吸引更多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运用该模式,走上追求卓越之路。
2、扩大推广导入范围,引导重点企业积极申报东莞市政府质量奖
加强以“东莞市政府质量奖”评选为主导的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在创奖的过程中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快速提升规模和效益。目前申报过东莞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仅有160多家,且大多集中在生产制造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东莞市政府质量奖的申报工作,鼓励更多行业的重点企业申报东莞市政府质量奖,通过以报促建,提升企业绩效。
卓越绩效管理是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国务院在2012年八大改革任务中就明确提出要“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我市可逐步扩大推广导入范围,积极推动卓越绩效管理向服务业(旅游、金融、交通、医疗、通信等)、农业、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延伸,全面提升我市服务质量水平。
3、增加质量专项,组织专家辅导重点企业
在科技东莞工程中增加质量专项,重点用于推进卓越绩效模式的运用。组织卓越绩效专家辅导团队,进驻重点企业进行为期5-7天的咨询和辅导,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帮助重点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扎扎实实帮助企业提质增效。
4、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孵化基地的建设
鼓励东莞质量与品牌发展研究院、东莞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和实施效果较好的企业建立推广卓越绩效管理孵化基地,在进一步规范、提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水平的同时,组织我市未实施的重点企业管理人员到孵化基地现场学习,使“孵化基地”成为卓越绩效管理的培训交流基地、人才育成基地、管理示范基地和辐射催化基地。
5、做好东莞市政府质量奖的评审工作
一是提高专家选聘的科学性,摒弃随机抽取专家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解申报企业和擅长该行业评审的专家当评审员。二是增加一致性评审环节,统一各个专家评审团队的评分标准,从而提高评审的公平性。三是适当增加评审过程中专家和企业交流环节。卓越绩效体系是一种管理体系,需要评审专家从纸质材料、现场考察等多角度分析企业管理现状,因此,增加评审过程中专家和企业交流环节,让评审专家能够多角度了解企业情况,有利于做出更客观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