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我市公交从无到有,在财政投入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汽,并总体确保了公交正常运营,为推动东莞城镇一体化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发展至今,相比先进城市,我市公共交通无论在财政投入、线网规划、配套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和公交标准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营运主体小散弱,缺乏整合重组

  一是营运主体多。目前,深圳、佛山、无锡、苏州等国内城市公交运营普遍由几家经过整合重组后组建的大规模公交公司承担运营,相比,我市面积虽然不大,但公交公司多达35个,运营线路近500条,各镇分散经营,线路和资源缺乏统筹;二是公交公司规模小。目前,我市公交公司,我市跨镇和镇内公交公司规模普遍不上规模,如跨镇公交公司中和兴、国兴、威盛公司经营线路仅仅只有4-5条,镇内公交欠发达的片区镇街公交经营线路普遍只有几条线路,公司实力小,经营明显不成规模;个别经济发达镇公交总体实力也不上规模。三是线路分包、转包情况普遍存在。无论跨镇公交还是镇内公交,都存在线路层层转包现象,尤其部分跨镇公交公司存在名义上由一家统一运营,实质由多家公司甚至个体户分包乃至层层转包经营。市场运营主体普遍小散弱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政府未能有效引导市场主体进行整合重组。

  2、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缺乏财力支撑

  全市公交配套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建设,财政对公交配套基础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对公交的运营补贴也明显不足。目前全市公交公司普遍靠国家燃油补贴和牺牲降低服务质量维持保本微利状态,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油价、工资、汽车维修保养等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公交公司为控制经营成本,不惜通过提高公交司机的劳动强度、降低公交车维修保养水平、改变运营线路等方式来维持保本,部分公交公司公交司机工作时间高达十二个小时,但工资水平却普遍在4000元左右,直接公交司机流动大,以致出现黄江等镇公交公司因找不到司机而出现车辆停运事件;很多公交车辆车况很差,破烂不堪,“冒黑烟”问题突出至今难以有效治理;二是公交公司普遍反映,受金融危机影响,公交客流量大幅下降,公交营运收入减少。

  3、过度竞争问题突出,缺乏统筹协调

  一是跨镇与镇内公交之间,由于线路交叉重叠,互抢客源,矛盾突出,一些跨镇公汽在内镇内运营范围,随意上落客,争抢镇内公交客源;同时镇内公交也擅改线路,与跨镇公交争抢客源;二是跨镇公司之间,主干道等“热线”竞争过度,冷线运力明显不足;三是镇内公交缺乏对接,所经营线路普遍较短,无法互联互通,直接导致客源明显不足。公交过度竞争问题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未能对公交线网和资源进行有效统筹整合。

  4、公交服务水平差,缺乏规范管理

  由于市场主体小散弱,加上层层转包,经营成本上升,线路缺乏联通,运营缺乏配套,管理缺乏规范,企业经营缺乏效益,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加上近年来,公交公司司乘人员招工困难、待遇低、流动性强等一系列因素,公交公司为保本运营,不得不牺牲公交服务质量,从而导致全市公交车辆脏乱差、公交服务态度差、交叉绕道抢客、哄抬票价、扬手即停、抢道变线、拒载超载等问题普遍存在。


建    议: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自愿、股份经营”原则分片区推进企业整合重组,政府牵头整合资源,构建区域公交体系。由于一些镇公汽出现了运力过剩、客流不足的状况,镇公汽经营许可到期后,希望政府牵头统一优化镇区间公交网络,建设片区公交。比如,水乡片各镇交通分局和公交公司强烈建议对水乡地区公交企业进行统筹发展、整合资源,设立水乡片区域性公交公司,进行统一管理经营;其他片区镇街也都赞同进行分区统筹运营,并与轨道交通和枢纽场站进行对接,构建交通快捷的交通网络;跨镇公交公司,也都愿意进行整合重组,实施统一经营。

  首先,以轨道交通枢纽为中心重新划分片区。具体可划分为城区及邻近区、水乡核心区、沿海及邻近区及埔田-山区区。其中,城区及邻近区,包括南城、东城、莞城、万江、高埗、石碣、石龙、茶山、寮步、大朗及松山湖、生态园;水乡核心区,重点包括麻涌、中堂、洪梅、望牛墩和道滘镇;埔田—山区区,包括常平、企石、东坑、横沥、桥头、石排、黄江、塘厦、樟木头、清溪、凤岗、谢岗;沿海及邻近区,包括长安、虎门、厚街、大岭山、沙田、长安新区及虎门港。

  其次,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由最有实力企业牵头或通过引进市外优质企业参与乃至主导各区域公交公司的整合重组。以城区及水乡为例:

  (1)对城区及周边相关区域,考虑到市公汽公司(城巴公司)规模较大,具有成熟的公交运营管理经验,其他公交公司则普遍不上规模,可由市公汽(城巴公司)牵头整合区域内现有公交公司,组建大城巴公司,按照购买服务模式负责该区域公交运营;

  (2)对于水乡区域,考虑该区域与广州相邻区域的接驳问题,同时该区域现有公交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应加大对该区域公交改善的投入,建立水乡区域优质公交体系,建议引进广州有实力的公交公司(如省粤运、广州二汽等),牵头重组整合现有各镇公交公司,组成规模化公交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购买服务模式负责水乡区域的公交运营,打造连接广州、沟通大城区、衔接水乡协调发展区的一体化优质公交网络。

  此外,还要说明一点:涉及镇内公交整合重组,需重点解决好部分镇公交历史遗留和市镇、镇街(园区)之间关系问题。目前,洪梅、中堂等部分镇政府至今仍拖欠其镇公交公司的财政补贴,导致这些镇公交公司经营亏损严重,公交公司存在严重不满情绪,下一步公交改革很可能成为重大隐患,建议市政府及交通部门督促这些镇尽快协调处理好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为公交改革顺利推进消除不稳定隐患。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返回
顶部